[实用新型]换热器壳程入口扰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1384.3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7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董广成;董方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24 | 分类号: | F28F9/2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曹若材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入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化工行业的换热器,特别涉及用于输送流体介质管程中的一种换热器壳程入口扰流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化工行业中,经常要在输送流体介质的管程中安装换热器壳程,它的结构包括壳程外壳、管束、壳程介质入口法兰接管和壳程介质出口法兰接管;在壳程外壳内分布设有由多个管子组成的管束;与输送流体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对应,在壳程外壳一端顶面上装设壳程介质入口法兰接管,在壳程外壳另一端底面上装设壳程介质出口法兰接管。当换热器壳程工作时,壳程介质从壳程介质入口法兰接管直接流入壳程外壳内,该壳程介质就不断地垂直冲刷壳程入口附近的管束致使部分管子断裂,招致管束内的介质就会泄漏,将给生产制造厂造成极大的安全危害和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为了避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而提供不仅设计合理,简单实用,既能够改变介质在壳程内的流动方向,又大大减少了介质对管束垂直冲刷的面积;既能减小管束横向受压载荷,降低管束的震动程度;又能有效减少流动死区,从而提高传热效率;而且具有节约能源,安全性好,以及操作使用十分方便的一种换热器壳程入口扰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换热器壳程入口扰流装置,包括壳程外壳上的壳程介质入口法兰接管,其特征在于:在壳程介质入口法兰接管内装设沿该法兰接管中心旋转形成的、扰流式螺旋片。
所述的扰流式螺旋片的螺旋角α为20°-30°,。
所述的扰流式螺旋片的螺距S为200mm-400mm。
所述的扰流式螺旋片的长度L为0.6S~1.0S。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壳程介质入口法兰接管装设了扰流式螺旋片,且该扰流式螺旋片是通过换热器壳程入口流场计算,确定出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平板沿接管法兰中心旋转形成的螺旋片,就能够改变介质在壳程内的流动方向。就大大减少了流体对管束垂直冲刷的面积,减小管束横向受压载荷,可以降低管束的震动程度。同时能有效减少流动死区,从而提高传热效率。同时又减少了安全危害,提高连接的安全性并能节约能源。
综合以上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设计合理,简单实用,既能够改变介质在壳程内的流动方向,又大大减少了介质对管束垂直冲刷的面积;既能减小管束横向受压载荷,降低管束的震动程度;又能有效减少流动死区,从而提高传热效率;而且具有节约能源,安全性好,以及操作使用十分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有二幅附图。其中: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壳程外壳,2、壳程介质入口法兰接管,3、扰流式螺旋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它是在某化工生产制造厂的输送流体介质管程中安装的一种换热器壳程入口扰流装置;它的结构包括:壳程外壳1上的壳程介质入口法兰接管2,其特征在于:在壳程介质入口法兰接管2内装设沿该法兰接管中心旋转形成的、扰流式螺旋片3;所述的扰流式螺旋片3的螺旋角α为25°,;所述的扰流式螺旋片3的螺距S为300mm;所述的扰流式螺旋片的长度L为1.0S。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未经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13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冷水冷却塔喷淋管道
- 下一篇:一种烘干中卸磨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