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堆料和/或取料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0932.0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3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骆琪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02 | 分类号: | B65G65/02;B65G6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传标;王凤桐 |
地址: | 41001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码头、煤矿、电厂等场所广泛使用的使用到的散状物料装卸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堆料和/或取料设备。
背景技术
堆料和/或取料设备(例如堆料机、取料机、堆取料机)是现代化工业大宗散状物料连续装卸的高效设备,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冶金、水泥、钢铁厂、焦化厂、储煤厂、发电厂等散料(矿石、煤、焦碳、砂石)存储料场的堆取作业。
以堆取料机为例,现有的堆取料机通常包括滑动导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导轨上的主机,以及设置在主机一侧的尾车。其中,主机上设置有中心料斗和悬臂输送机,尾车包括输送机并用于在中心料斗和料场皮带机之间输送物料。堆料时,料场皮带机将物料通过尾车的输送机输送到中心料斗,继而从中心料斗卸料到悬臂输送机并通过悬臂输送机输送,最终通过溜筒、斗轮机构等装置堆料到预定的位置。取料操作与上述过程相反,在此不做详细说明。虽然可以通过堆取料机的回转机构使悬臂输送机回转,从而选择不同的堆料和/或取料位置,但从上述说明可知,只能从设置有尾车的一侧取料或堆料。当需要从主机的另一侧进行堆料或取料操作时,只能在同一滑动轨道上布置另一台反向设置的堆取料机,不仅浪费资源且存在两台堆取料机操作相互干涉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以资源节约的方式实现堆料和/或取料设备与料场之间的双向堆料、取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堆料和/或取料设备,该堆料和/或取料设备包括滑动导轨和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导轨上的主机,其中,所述堆料和/或取料设备还包括相向设置在所述主机两侧的两个尾车。
优选地,每个所述尾车包括平台和输送机,所述平台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导轨上,所述输送机设置在所述平台上。
更优选地,每个所述尾车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输送机的头部升降的俯仰机构。更优选地,所述俯仰机构为液压俯仰机构或机械俯仰机构。
优选地,每个所述尾车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平台上的第一锁定件,所述主机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锁定件锁定配合的第二锁定件。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锁定件和所述第二锁定件形成挂钩机构。
更优选地,第二锁定件包括钩状件,第一锁定件包括可通过电磁作用开合的两部分,该两部分限定有容纳所述钩状件的腔室
优选地,所述堆料和/或取料设备还包括可回转地安装在所述主机上的悬臂输送机和安装在该悬臂输送机的前端的堆料装置、取料装置或堆取料装置。
优选地,所述堆料和/或取料设备为堆料机、取料机或堆取料机。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相向设置的两个尾车实现双向的堆料、取料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堆料和/或取料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机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的放大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主机 11:中心料斗 12:第二锁定件
20:尾车 21:平台 22:输送机
23:俯仰机构 24:第一锁定件
30:悬臂输送机 40:斗轮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堆料和/或取料设备包括滑动导轨(未显示)和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导轨上的主机10,其中,所述堆料和/或取料设备还包括相向设置在所述主机10两侧的两个尾车20。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堆料和/或取料设备可以分别使用两个尾车20进行堆料和/或取料,从而实现双向堆料和/或取料操作。具体地,可以通过位于主机10一侧的尾车20(图1和图3中的右侧)进行堆料和/或取料,也可以通过位于主机10另一侧的尾车20(图1和图3中的左侧)进行堆料和/或取料。具体操作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09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式熔融水溶性生物降解薄膜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蜂箱洞板及其使用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