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大口径承插式钢筋砼管插口端的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0863.3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9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田培云;居贤镛;陈立生;周松;秦晨;陈佳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1/82 | 分类号: | B28B21/82;B28B21/60;B28B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2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口径 承插式 钢筋 插口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管接头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口径承插式钢筋砼管插口端的模具。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管材用于顶进法施工较为广泛,一般应用在特定地理环境条件下如难以开槽作业、对施工环境要求较高、不能引起地面沉降的地域,如:铁路、公路等建(构)筑物下方的地下施工。目前顶进法施工用钢筋砼管的主要构造为:混凝土管壁内嵌装钢筋笼架,该钢筋笼架是由同轴的两个圆柱形钢筋骨架通过架立钢筋拼装而成的,混凝土管壁一端固装钢套环作为承口,其另一端混凝土管壁外侧开槽作为插口,而两节混凝土管连接处则采用柔性材料止水带密封。此种混凝土管主要应用于排水领域,一般用顶进法施工,其缺陷主要是承、插口连接处闭水可靠性较差。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承插式钢筋砼管口径的增大,但止水带理想压缩比规定不变,也即要求承、插口的绝对误差不变,这就变相的降低了制管时允许的相对误差。譬如过去一般认为钢筋砼管最大直径为3M,常见的钢筋砼管直径在2M左右,而现在钢筋砼管的直径可达到4-5M,假设在采用相同止水带的情况下,允许的绝对误差在2mm内,显然直径4M的钢筋砼管制造精度、难度要远远高于直径2M的情况。
现有的承插式钢筋砼管制作时通常采用的模具结构由外模、内模和底模构成。外模为两个半圆模,钢筋砼管插口端止水带槽由固定在外模内壁上端的凸缘形成,用紧闭螺栓连接合拢两个半圆模,即形成钢筋砼管外壁形状,这种模具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造价便宜。但不可避免的是,由于是由两个半圆合成的整圆,精度较低,插口端止水槽精度很难保证,且经反复拆装,半圆模容易变形。因钢筋砼管管身精度要求并不高,为保证插口端止水槽精度而提高整个模具的制作要求就很不经济,且精度无论怎样提高,半圆模容易变形的缺陷仍然存在,进而造成承、插口精度降低,模具无法使用。
以上弊端在小管径的钢筋砼管中尚不明显,但是对于大口径承插式钢筋砼管而言,采用现有的模具形式就很难达到成形精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为区分钢筋砼管承、插口与管身精度要求,将外模按纵向分别制成上模、中模、下模,用上模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口径承插式钢筋砼管插口端的模具,该模具通过设置定位模以约束通常意义上的浇注用模具(即本文中成型模)的形状,使得成型模在反复使用后发生形变的情况下,通过定位模强制约束其构成圆柱型,满足了大口径承插式钢筋砼管插口端的精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用于大口径承插式钢筋砼管插口端的模具,包括一用于浇注时限制所述插口端外型的成型模,所述成型模为内部具有大致呈圆柱体状空腔的哈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包括一定位模,此定位模具有圆锥体状内腔,且于其内腔内径较大的一端外缘和中模相接;所述成型模具有与所述定位模内腔锥度契合之圆锥体状外型。
所述定位模于其内径较小的一端向内延伸有一凸缘,所述成型模套装入定位模并紧密贴合时,所述凸缘与成型模上端部抵触。
所述凸缘与成型模端部紧密抵触时,所述成型模与所述中模同轴固定。
构成所述成型模的两个半模具有向外扩张之趋势。
所述成型模以水平环状开设有复数个内部设有紧定螺栓的螺孔,所述螺孔与所述成型模上用于安装钢圈的槽部相对应。
所述螺孔中四个分别设置于构成所述成型模的两个半模的相接端。
所述成型模外侧开设有一环状凹槽,所述定位模上对称设置有可插入所述凹槽中/从凹槽中抽出的卡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定位模来约束、限制成型模的形状,提高了超大口径钢筋混凝土管插口端的成型精度,钢模结构在反复拆装的情况下精度也不会降低;并且在成型模、定位模上开设多个螺孔,通过旋转螺栓来利用其顶力使模具卸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筋砼管模具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上模结构剖视图I;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上模结构剖视图II。
图4为本实用新型成型模及定位模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至图4所示,总参考标号1-13分别表示: 成型模1、半模2、定位模3、凸缘4、螺孔5、钢圈6、凹槽7、卡件8、中模9、作业平台10、内模11、下模12、底模13、紧闭螺栓14、定位销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08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