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90838.5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3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刘伟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支架的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AIO(一体机电脑)设计中,AIO的支架一般采用塑胶材质,支架底部粘贴橡胶垫。
然而,这种设计的缺点是:支架底部粘贴的橡胶垫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提高支架上塑胶本体与支架的结合强度,可有效防止塑胶本体从支架上脱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一终端设备本体1;
一用于支撑所述终端设备的支架2,所述支架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终端设备本体1连接;
至少一个塑胶本体3,套设在所述支架2上,所述塑胶本体3包括:第一塑胶部件31和第二塑胶部件32,所述第二塑胶部件32包裹在所述第一塑胶部件31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塑胶部件31上设置有多个凹槽311,所述第二塑胶部件32上设置有多个凸块321,通过所述凹槽311与所述凸块321配合作用,使得所述第二塑胶部件32包裹在所述第一塑胶部件31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塑胶部件31和所述第二塑胶部件32通过模具双射成型熔合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第一塑胶部件31的材料为聚碳酸酯。
优选的,所述第二塑胶部件32的材料为热塑性聚氨酯。
优选的,所述塑胶本体3套设在所述支架2的第一预定位置和第二预定位置上。
优选的,所述支架2的形状为U形。
优选的,所述支架2的材料为圆柱形的不锈钢。
优选的,所述终端设备为一体机电脑。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支架上的第一塑胶部件和第二塑胶部件通过模具以二次成型的方式熔合在一起,提高支架上塑胶本体与支架的结合强度,可有效防止塑胶本体从支架上脱落;
2)由于用于支撑终端设备的支架采用金属材质,从而提高了固定的可靠性,且提升了支架的使用寿命;
3)该支架采用圆柱形的不锈钢加工而成,由于圆柱外形可以提供较小的与支撑面(例如桌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更有利减震、降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塑胶本体组装前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中可知,该终端设备,包括:
一终端设备本体1;
一用于支撑所述终端设备的支架2,所述支架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终端设备本体1连接;
至少一个塑胶本体3,套设在所述支架2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终端设备本体1上。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塑胶本体3组装前的示意图,所述塑胶本体3包括:第一塑胶部件31和第二塑胶部件32,所述第二塑胶部件32包裹在所述第一塑胶部件31上。
参见图2,在第一塑胶部件31上设置有多个凹槽311和第一纹路312,在第二塑胶部件32上设置有多个凸块321和第二纹路322,通过凹槽311与所述凸块321配合作用,使得所述第二塑胶部件32包裹在所述第一塑胶部件31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塑胶部件31和第二塑胶部件32可通过模具双射成型熔合在一起,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加工工艺将第一塑胶部件31和第二塑胶部件32固定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塑胶部件31上的第一纹路312和第二塑胶部件32上的第二纹路322可用来增加第一塑胶部件31和第二塑胶部件32的结合面积,提高结合强度。
当将第二塑胶部件32与第一塑胶部件31二次注塑成型时,第二塑胶部件32上的凸块321会填入到第一塑胶部件31上的凹槽311中,以达到和第一塑胶部件31与第二塑胶部件32紧密结合,防止松脱。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塑胶部件31的材料为聚碳酸酯。例如可将透明的聚碳酸酯材料通过模具成型的方式包覆在支架2的表面。当支架2采用金属材质时,可通过高明亮透明的聚碳酸酯材料可衬托支架2的金属质感,提升品质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08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风扇结构
- 下一篇:半导体制冷片牛奶室外保鲜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