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纳米陶瓷球复滤体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0824.3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9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钟迪;钟风明;张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炬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2 | 分类号: | B01D36/02;C02F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陶瓷球 复滤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饮水机净化出水的纳米陶瓷球复滤体,尤其涉及一种对原水进行二次净化的纳米陶瓷球复滤体。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生产销售的各种直饮水机,通常采用过滤装置除去水中的泥沙、铁锈、细菌、悬浮物等杂质,过滤装置一般具有外壳,外壳上端设有进水口,下端设有出水口,外壳内设置有过滤膜等其它过滤材料,过滤材料通常是一层以上,直饮水机通过过滤材料有效滤除水中的微粒,悬浮物及大肠杆菌、金葡萄球等致病菌,实现了自来水现制现饮,但其净化出水的水质有时也不尽如意,如自来水中氯消毒的副产物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都不易去除,一些细菌能通过滤膜而影响净化水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纳米陶瓷球复滤体,该纳米陶瓷球复滤体对进行过基础处理的原水进一步净化,并能产生一定量的羟基自由基和活性氧离子,对原水进行杀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纳米陶瓷球复滤体,包括外壳,外壳上端设有进水口,下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外壳内从上到下依次分布有滤膜层、活性钙层、纳米陶瓷球层。
优选地,所述滤膜的孔径为0.02~0.5 micron,在该范围内的滤膜能完全有效滤除水中有害物质。
优选地,所述纳米陶瓷球层中采用的陶瓷球为纳米远红外陶瓷球,该陶瓷球能产生2~18μm范围内远红外,辐射率高达92%,其与水分子的羟基以及有机分子共振后,能产生负电位(ORP≤-100mv),使水呈弱碱性、大水分子团变成小水分子团(六个小分子组成),达到增加水分子的细胞膜渗透性、增加细胞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并且该陶瓷球层含有二十多种天然矿石和天然电气石,在水中释放后能增加了水中的有益矿物质含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纳米陶瓷球复滤体,对进行过基础处理的原水进一步净化,该纳米陶瓷球复滤体中的电气石在水中发生微弱的电解作用,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和活性氧离子,能对原水进行杀菌,纳米远红外陶瓷球层富含丰富的天然矿物质,在水中释放后能增加水质中有益矿物质含量,该纳米陶瓷球复滤体进一步保证了净化出水的安全性,也增加了直饮水机滤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滤膜层,2为活性钙层,3为纳米陶瓷球层,4为进水口,5为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纳米陶瓷球复滤体,包括外壳,外壳上端设有进水口4,下端设有出水口5,所述纳米陶瓷球复滤体内从上到下依次分布有滤膜层1、活性碳层2、纳米陶瓷球层3,所述滤膜层1的孔径为0.3 micron,能完全有效滤除水中有害物质。活性钙层2中含有亚硫酸钙颗粒,能高效去除氯消毒副产物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致癌物质,它的除氯能力是活性炭的百倍以上,是KDF的四倍以上。纳米陶瓷球层3含二十多种天然矿物电气石,能在水中发生微弱的电解作用,使之表面产生大量羟基自由基和活性氧离子,可杀菌;该陶瓷球能产生2~18μm范围内远红外,辐射率高达92%,其与水分子的羟基以及有机分子共振后,使大水分子团变成小水分子团,达到增加水分子的细胞膜渗透性、增加细胞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并且该陶瓷球层含有二十多种天然矿石,在水中释放后能增加了水中的有益矿物质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炬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炬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08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伞装置
- 下一篇:直饮水机在线漏电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