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材料用编织袋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0068.4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3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路云 |
主分类号: | B65D30/04 | 分类号: | B65D3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15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材料 编织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用编织袋。
背景技术
现有的编织袋均为简易的编织袋,只具有一层结构,使用时容易发生破损,造成内部填充材料的外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采取了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一种建筑材料用编织袋,包括长管状的编织袋本体,编织袋本体上的开口处具有一圆柱状的把手,其特征在于:编织袋本体由内层编织布和贴合于内层编织布的外层的编织布构成。
其中外层编织布和内层编织布之间采用热熔压合固定,也可以采用缝制的方法结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由于编织袋采用了双层结构,编织袋不容易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具体实施例的内层编织布和外层编织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建筑材料用编织袋,包括长管状的编织袋本体2,编织袋本体上的开口处具有一圆柱状的把手1,其特征在于:编织袋本体由内层编织布3和贴合于内层编织布的外层的编织布4构成。
其中外层编织布和内层编织布之间采用热熔压合固定,也可以采用缝制的方法结合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路云,未经任路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00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