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箭带式引纬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90029.4 | 申请日: | 201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0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宋鹏;苏长锋;张岩昊;李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丘县众美网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D47/27 | 分类号: | D03D47/27;D03D47/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8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箭带式引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金属箭带式引纬装置,属于纺织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重型织机生产工业用织物,根据织物用材料不同,分别可生产金属线材织物和非金属线材织物,织机根据织物用材料不同、配置不同的机构完成各种工业用织物的编织。
近年来,随着各行业各种先进生产工艺的采用对高分子聚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相互交织而成的织物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出现与增加,例如:纺粘法生产无纺布用抗静电网,水刺法生产无纺布用打孔网,特别是水刺无纺布用打孔网,因国内非金属网织机引纬机构的不适合而一直没有一种织机能够生产非金属与金属线材交织的复合织物。为满足这种复合材料织物的编织生产,在#3.2重型工业用织物织机上,对织机引纬机构进行了改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箭带式引纬装置,该机构最关键的性能是解决了非金属线材和金属线材交织织物,生产过程中的引纬问题实现了非金属线材、金属线材织物织造引纬兼容,是重型工业用织物织机引纬机构的一种新型引纬形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箭带式引纬装置,其组成组件构成包括:动力来源于织机曲轴(1)、变速齿轮组(2)、偏心杆(3)、水平可调节导杆(4)、摆动杆组件(5)、可调节杆(6)、扇形齿轮(7)、箭带往复齿轮(8)、箭带摆杆(9)、箭带盘(10)、箭带(11)、箭带导向盒(12)、开夹器(13)、引纬器(14)和递纬器(1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其中箭带盘(10)位于该机构中央部位,其中箭带盘(10)中心部位设置箭带往复齿轮(8),箭带往复齿轮(8)左边与扇形齿轮(7)相啮合,上部与箭带摆杆(9)相连接;箭带摆杆(9)顶端依次与箭带(11)、箭带导向盒(12)、开夹器(13)、引纬器(14)和递纬器(15)相连,箭带摆杆(9)为其提供动力;扇形齿轮(7)下端依次与偏心杆(3)、水平可调节导杆(4)、摆动杆组件(5)、可调节杆(6)相连接,扇形齿轮(7)为其传输动力;偏心杆(3)右侧设置织机曲轴(1)和变速齿轮组(2),变速齿轮组(2)由4个等圆偏心齿轮组成。
所述的金属箭带式引纬装置,其特征在于:偏心杆(3)的偏心距用来调节控制箭带(11)运行长度,偏心距大,箭带(11)运行距离长,偏心距小,箭带(11)运行距离短;摆动杆组件(5),让机构传导力由水平运动变为上下运动;扇形齿轮(7)与箭带往复齿轮(8)相啮合,通过箭带摆杆(9)连接实现箭带(11)在一定的长度内往复水平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的金属箭带式引纬装置,能够生产非金属与金属线材交织的复合织物,可以实现非金属线材、金属线材织物织造引纬兼容,是创新型工业用织物重型织机理想的引纬机构。
附图说明
图1为金属箭带式引纬装置结构图
1、动力来源于织机曲轴。2、变速齿轮组。3、偏心杆。4、水平可调节导杆。5、摆动杆组件。6、可调节杆。7、扇形齿轮。8、箭带往复齿轮。9、箭带摆杆。10、箭带盘。11、箭带。12、箭带导向盒。13、开夹器。14、引纬器。15、递纬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一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箭带式引纬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箭带式引纬装置,其组成组件构成包括:动力来源于织机曲轴(1)、变速齿轮组(2)、偏心杆(3)、水平可调节导杆(4)、摆动杆组件(5)、可调节杆(6)、扇形齿轮(7)、箭带往复齿轮(8)、箭带摆杆(9)、箭带盘(10)、箭带(11)、箭带导向盒(12)、开夹器(13)、引纬器(14)和递纬器(15);所述装置其中箭带盘(10)位于该机构中央部位,其中箭带盘(10)中心部位设置箭带往复齿轮(8),箭带往复齿轮(8)左边与扇形齿轮(7)相啮合,上部与箭带摆杆(9)相连接;箭带摆杆(9)顶端依次与箭带(11)、箭带导向盒(12)、开夹器(13)、引纬器(14)和递纬器(15)相连,箭带摆杆(9)为其提供动力;扇形齿轮(7)下端依次与偏心杆(3)、水平可调节导杆(4)、摆动杆组件(5)、可调节杆(6)相连接,扇形齿轮(7)为其传输动力;偏心杆(3)右侧设置织机曲轴(1)和变速齿轮组(2),变速齿轮组(2)由4个等圆偏心齿轮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丘县众美网业有限公司,未经沈丘县众美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00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