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灯用透镜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9838.3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4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牟小波;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欣力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0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透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镜,特别是一种LED灯用透镜。
背景技术
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在天文、军事、交通、医学、艺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LED透镜分为一次透镜、二次透镜,可由硅胶、PMMA、PC或玻璃制成。LED透镜的设计取决于光源,不同品牌的大功率LED其芯片结构与封装方式、光线特性等均会有所区别。其设计过程相当复杂,需利用如Code V、ZEMAX、TracePro、ASAP、LighTools等光学设计软件和Pro/E、UG、SOLIDWORKS等机械建模软件进行设计和光学仿真,不断优化而得到相应的光学透镜。
LED透镜作为光学级的产品,对透光性、热稳定性、密度、折射率均匀性、折射率稳定性、吸水性、混浊度、最高长期工作温度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必须根据实际选择透镜的材料。原则上选择光学级PMMA,如有特殊的需求可选择光学级PC。
从以上LED透镜的设计与生产过程来看,看似简单的LED透镜,从设计到成品,其对软件、硬件的要求都非常高,这也造成了市场上LED透镜的价格差异很大。从LED照明普及的美好前景来看,透镜做为LED照明灯具的必备部件,市场前景也将越来越好。
而通常的LED灯在透光率、光强、光照均匀度和使用寿命,特别是在光型设计以及大功率照明的眩光问题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采用普通的透镜,无法解决大功率照明的眩光问题以及在特殊光照环境下的配光效果以及光照不均,尤其是需要矩形光斑的场合。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灯用透镜,透镜的纵剖面为拱形,透镜拱顶凹面处设有一组棱状凸起。所述棱状凸起沿透镜纵剖线排列,棱状凸起之间相互平行呈栅状。以俯视角度观察所述透镜,所述棱状凸起排列的形状为左右两边呈平行直线,上下两边呈外凸弧线的四边形;所述棱状凸起排列的形状或者为圆形,或者为椭圆形,或者为多边形。
透镜的弧度,镜片的厚度,以及该组棱状凸起的结构及排列方式,都经过缜密的光学设计,该结构可有效防止眩光,并且使光线形成近似矩形的光斑,提高了灯具的地面照射均匀度,更为如道路照明等需要矩形配光的场所提供了优秀的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透镜采用高硼硅光学玻璃或者K9光学玻璃制造,其透光率达到96%,光学性能良好。且高硼硅光学玻璃或者K9光学玻璃能耐200℃高温,不因高温影响透镜性能。
本实用新型有效地提高了LED的透光率、光强、光照均匀度以及提高灯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照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 LED灯用透镜前视图;
图2 LED灯用透镜俯视图;
图3 LED灯用透镜仰视图;
图4 LED灯用透镜棱状剖视图。
图中的构件为:
1、棱状凸起; 2、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LED灯用透镜,如图1所示,透镜的纵剖面为拱形,透镜拱顶凹面处设有一组棱状凸起1,棱状凸起1上端横截面为矩形,下端为多面锥体,棱状凸起1沿纵剖线排列,棱状凸起1之间相互平行,以俯视角度观察所述透镜,如图2、图3所示,所述棱状凸起1排列的形状为左右两边呈平行直线,上下两边呈外凸弧线的四边形。LED芯片发出的光,经过棱状凸起1和镜片2后,生成矩形光斑。棱状凸起1还能有效防止眩光,提高光照均匀性。
实施例2:一种LED灯用透镜,如图1所示,透镜的纵剖面为拱形,透镜拱顶凹面处设有一组棱状凸起1,棱状凸起1上端横截面为矩形,下端为多面锥体,棱状凸起1沿纵剖线排列,棱状凸起1之间相互平行。作为实施例1的一种技术改进,所述透镜采用高硼硅光学玻璃或者K9光学玻璃制造。高硼硅光学玻璃或者K9光学玻璃耐热达200℃,在高温下仍能有96%的透光率,保证LED灯用透镜光学性能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欣力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欣力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98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起动机电磁开关的动触头结构
- 下一篇:一种传动链的张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