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氧化电阻加热箱式炉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89831.1 | 申请日: | 201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4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学军 |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1/18;C21D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 地址: | 102202 北京市昌平区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电阻 加热 箱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阻加热箱式炉,特别涉及一种密封状态下的无氧化电阻加热箱式炉。
背景技术
目前热处理行业中的电阻加热箱式炉,其工作时所加热的工件均是在氧化气氛下加热的,这种箱式炉外壳是非密封焊接的,并且炉门也不具备密封条件,因此,由于炉内空气中含有氧气成分,就会造成工件中的碳元素在高温加热过程中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使工件氧化脱碳,影响了工件的热处理性能及造成了原材料的浪费。因此按照该设计方案有一定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在密封无氧(真空或保护气氛)状态下加热工件的无氧化电阻加热箱式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氧化电阻加热箱式炉,包括炉体,炉体设置在炉体支架上,炉体包括焊接的外壳,炉体一侧有炉口、炉门,炉体内膛壁上设有耐火层和电阻带,所述的炉体外壳为密封,炉体上与炉门对称的另一端设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抽真空接口。
所述的炉门与一控制装置连接,该控制装置包括横向位移控制装置和旋转控制装置。
所述的横向位置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推杆、传动轴、连接臂,连接臂与炉门相连;所述的旋转控制装置包括与传动轴连接的由电机提供动力的蜗轮蜗杆机构。
所述的炉门向内设有与炉口匹配插入的凸台。
所述的炉口设有一带密封圈的法兰。
所述的炉体外壳与炉膛内壁之间设有碳酸纤维保护层。
所述的碳酸纤维保护层中设有一道不锈钢热反射板。
所述的电阻带通过耐热钢钉和绝缘瓷件固定悬挂在炉膛内壁上。
所述的炉体上还设有保护气氛接口。
所述的炉膛内设有耐热钢轨道和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炉壳是密封焊接而成,炉门采用插入式密封炉门,炉门的一侧有一个能够插入炉口内的凸台,炉口外有一带密封圈的法兰,以上密封措施保证了炉膛内的密封程度,达到了工件无氧加热的工作环境。
2、本实用新型保温层中夹有一道镜面不锈钢热反射板,有效地将扩散到保温层中的热量反射回炉膛内,大大降低了热损耗,提高了加热速度,缩短了加热时间,并且降低了炉壳表面温升。
3、本实用新型炉体后端有一个密封盖,以便安装和维修。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结合图1、2、3,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如下: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氧化电阻加热箱式炉,包括炉体1,炉体1设置在炉体支架2上,炉体1包括焊接的外壳3,炉体1一侧有炉口4、炉门5,炉体1内膛壁上设有耐火层6和电阻带7, 电阻带7通过耐热钢钉和绝缘瓷件固定悬挂在炉膛内壁上。炉体1的外壳为密封,炉体1上与炉门5对称的另一端设有密封盖8,密封盖8上设有抽真空接口9。炉门5与一控制装置连接,该控制装置包括横向位移控制装置和旋转控制装置。横向位置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10、推杆11、传动轴12、连接臂13,连接臂13与炉门5相连;旋转控制装置包括与传动轴12连接的蜗轮蜗杆机构14,蜗轮蜗杆机构14由电机15提供动力。炉门5向内设有与炉4口匹配插入的凸台51。炉口4设有一带密封圈的法兰41,提高炉门5和炉口4的密封性。炉体1的外壳3与炉膛内壁之间设有碳酸纤维保护层31。碳酸纤维保护层31中设有一道不锈钢热反射板32,有效地将扩散到保温层31中的热量反射回炉膛内,大大降低了热损耗,提高了加热速度,缩短了加热时间,并且降低了炉体外壳3的表面温升。
采用上述结构的电阻加热箱,炉门5的开启方式,先在横向位移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即电机10、推杆11传动轴12、连接臂13的带动下,向右侧移动,然后在旋转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即电机15、蜗轮蜗杆机构14的带动下,旋转180°,使炉门位于炉体1上方。炉门5的关闭方式与开启方式相反,先旋转180°使炉门5对正炉口4,然后向左侧移动关闭炉门5。炉门5的内侧有一个能够插入炉口4内的凸台51,以提高炉膛内的密封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学军,未经王学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98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