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市交通的分流模式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8906.4 | 申请日: | 201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5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丁巨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巨国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2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交通 分流 模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道路的优化改造,特别是一种城市交通的分流模式。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车流在不断的增加,城市道路的压力也慢慢增加,为减轻道路交通的压力,而建设的立交桥和地铁来减轻城市道路的交通,道路上分为快车道、公交道及人行道,由于道路的不合理性往往会产生交通事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城市道路拥挤和不合理性的缺陷,发明一种彻底把车流和人流分流的城市交通的分流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如下的方式来实现的:所述城市交通的分流模式,包括上层路面和下层路面,上层路面是由支撑柱和支撑墙来支撑,上层路面设有非机动车道和行人道,下层路面设有小型车道、公交车道和快车道,上层路面架设在现有路面上,高度是参照一般车库;上层路面分为双向路面,在每隔一段距离建造一座天桥可供行人过街及休闲之用;下层路面的中间可以通过超高车型,由于上层道路和下层道路的高度很低再减去公交车的轮高,上层道路可建设公交站台。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所述城市交通的分流模式,把非机动车和行人与机动车安全分流,增加道路的使用率,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缓解道路拥堵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 2上层路面 3下层路面
4小型车道 5公交车道 6快车道
7支撑墙 8天桥 9非机动车道
10行人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所述城市交通的分流模式,包括上层路面2和下层路面3,上层路面2是由支撑柱1和支撑墙7来支撑,上层路面2设有非机动车道9和行人道10,下层路面3设有小型车道4、公交车道5和快车道6,上层路面2架设在现有路面上,高度是参照一般车库;上层路面2分为双向路面,在每隔一段距离建造一座天桥8可供行人过街及休闲之用;下层路面3的中间可以通过超高车型,由于上层道路2和下层道路3的高度很低再减去公交车的轮高,上层道路2可建设公交站台。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做若干的调整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巨国,未经丁巨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89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