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高压自动切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8504.4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8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华;陈彦雷;周红丽;孙磊;毕俊明;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04 | 分类号: | B60L3/04;H02H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郑明辉 |
地址: | 20043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高压 自动 切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高压自动切断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通常采用大量的成组的动力电池作为整车的动力来源,取代或混合使用传统的汽柴油,因此整车的高压电安全在新能源车辆中表现的尤其重要。传统的纯电动车由于动力电池较多,动力电池经高压连接器串联起来电压等级已经超过36V的安全电压等级,但纯电动车的动力高压电仅仅在母线的主回路上保留切断装置,在各个动力电池组之间并没有自动切断的功能,这对车辆维修人员的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并且,由于没有自动切断装置,整车控制器无法处理整车在运行时发生的意外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高压自动切断装置,该自动切断装置是在动力电池组的内部增加高压继电器,受低压整车控制器控制;低压整车控制器通过在高压连接器上安装互锁接口采集低压互锁的信号,并进行判断,是否切断高压继电器,从而切断动力电池组高压输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高压自动切断装置,包括若干个动力电池组,若干个动力电池组通过高压连接器串联连接后输出高压正极和高压负极,所述高压自动切断装置还包括高压继电器和互锁接口,高压继电器线圈控制连接在动力电池组输出端上的高压继电器主触点,高压继电器线圈控制线连接至低压整车控制器;互锁接口安装在高压连接器上,监测高压连接器的开合,互锁接口信号输出线接至低压整车控制器。
所述每组动力电池组的高压输出正极端和负极端各装有一个高压继电器主触点,控制高压电源的输出。
所述每个高压连接器上安装一个互锁接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各个动力电池组内增加高压继电器,并在各个动力电池组、高压设备之间的高压连接器上增加互锁接口功能。通过低压整车控制器采集、处理互锁信号和其他安全控制信号,对高压继电器线圈进行控制,进而对高压继电器主触点进行打开和闭合,控制动力电池组高压输出端的电路通断,从而实现高压电安全防护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电动汽车高压自动切断装置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电动汽车高压自动切断装置,包括若干个动力电池组E、高压连接器LJ、高压继电器线圈JD和互锁接口JK,若干个动力电池组E通过高压连接器LJ串联连接后输出高压正极和高压负极,高压继电器线圈JD控制连接在动力电池组E输出端上的高压继电器主触点K,高压继电器线圈JD控制线连接至低压整车控制器;互锁接口JK安装在高压连接器LJ上,互锁接口JK类似一个接触开关,监测高压连接器LJ的开合,互锁接口JK信号输出线接至低压整车控制器。
所述每组动力电池组E1的高压输出正极端和负极端各装有一个高压继电器主触点K1、K2,每个高压继电器主触点K1、K2受各自高压继电器线圈JD1、JD2控制;并且在每组动力电池组E1的高压负极端还装有熔断器Fo。所述每个高压连接器LJ上安装一个互锁接口JK。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当高压连接器LJ从高压设备或动力电池组En上拔出时,需要切断高压电源时,此时安装在高压连接器LJ上的互锁接口JK随高压连接器LJ自动断开,并输出低压控制信号至低压整车控制器。
低压整车控制器采集到高压连接器LJ互锁信号的通断状态后,进行相关的处理,接通或断开高压继电器线圈JD,高压继电器线圈JD控制高压继电器主触点K切断或接通整个高压回路。
当整车遇到紧急情况,低压整车控制器根据整车控制安全策略对高压回路中的高压继电器线圈JD直接输出低压的控制信号,切断或接通整个高压回路。
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高压自动切断装置的低压互锁信号的采集点不仅包含所有动力电池组的高压接线,还包括所有的高压设备。低压整车控制器控制高压电源的接通与断开。当低压互锁信号断开时,低压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切断所有高压电源,实现动力系统的彻底断电,从而实现高压电的安全防护。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85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电动车
- 下一篇:一种客车空悬用前推力杆支座总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