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稳定塔重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8350.9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9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盛云彩;段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32 | 分类号: | B01D3/32;F28F9/24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稳定 塔重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化厂苯加氢精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稳定塔重沸器。
背景技术
稳定塔重沸器是苯加氢精制工艺中重要的换热设备,通常是利用高温的导热油加热易爆介质(如三苯馏分BTXS)。目前,应用于苯加氢精制的重沸器大部分为传统的管壳式重沸器,其壳程内为高温导热油,管程内为易爆介质(BTXS),内部壳程物料的折流通道均为弓形曲线(见附图3),其缺点是:1)壳程流体沿折流板折转流动,流体不断进行突缩和突扩,壳程流体的流动阻力较大;2)流体流过折流板后,有流体滞留死区(A区),此处发生热传导换热,传热系数较低;3)流体在沿折流板折流时,在流体冲量作用下换热管还伴有震动,影响换热管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稳定塔重沸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使重沸器任意截面处流通面积相等,减少壳程物料流动阻力,保证换热均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稳定塔重沸器,包括壳体、换热管、折流板、上管板、下管板、管箱,壳体两端设有管箱,多根换热管两端通过上管板和下管板连接成换热管束置于壳体内,壳程流体进出口分别设于壳体两端,管程流体进出口分别设于管箱上,壳体与换热管之间设有折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为连续螺旋形,两端分别与壳程进料口和壳程出料口液流方向螺旋相切,上管板和下管板之间居中设有中心固定管,所述折流板外弧与壳体内壁相切,内弧与中心固定管外壁相连接。
所述折流板螺距为 ,D为壳体内径圆周长。
所述壳程流体进出口分别切向设于壳体两端,液流方向与螺旋形折流曲线方向相同。
所述折流板通过拉杆与上管板相连接,相邻螺距折流板之间设有定距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连续螺旋形折流板保证壳程任意截面处液体流通面积相等,流速均匀,无死区现 象,换热均匀;2)壳体流体采用切向进料方式和切向出料方式,迅速形成壳体内液体的旋转流动,有效的减少流体进出壳体的压力损失,使壳程内流动更加顺畅;3)折流板绕中心固定管旋转焊接,能够很好的解决重沸器壳程液体的漏流与短路问题;4)折流板在壳体内部位置由拉杆和定距管固定,具有防震动作用;5)传热效率高,单位换热量的换热面积小,能降低设备投资成本,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3是弓形折流通道的稳定塔重沸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折流板 2-中心固定管 3-壳程出料口 4-壳程进料口 5-换热管 6-上管板 7-下管板 8-管程进料口 9-拉杆 10-上管箱 11-下管箱 12-管程出料口 13-壳体 14-定距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稳定塔重沸器结构示意图,包括壳体13、换热管5、折流板1、上管板6、下管板7、上管箱10、下管箱11,壳体13两端分别设有上管箱10和下管箱11,多根换热管5两端通过上管板6和下管板7连接成换热管束置于壳体13内,上管箱10、下管箱11分别设于壳体13两端,管程出料口12设于上管箱10上、管程进料口8设于下管箱11上,壳体13与换热管5之间设有折流板1,折流板1为连续螺旋形,两端分别与壳程进料口4和壳程出料口3液流方向螺旋相切,上管板6和下管板7之间居中设有中心固定管2,折流板1外弧与壳体13内壁相切,内弧与中心固定管2外壁相连接,壳体13与折流板1、中心固定管2组成完全连续的螺旋流道,固定在壳体两端上管板6、下管板7之间的换热管5在螺旋形折流板1中穿过,实现重沸器壳体内流体完全均匀旋转流动。
折流板1螺距为 ,D为壳体13内径圆周长,此螺距范围均可保证折流板1与壳体13和中心固定管2之间确定流道的均匀连续性,满足流体间的换热要求。
壳程进料口4和壳程出料口3分别切向设于壳体两端,液流方向与螺旋形折流曲线方向相同,能有效降低壳程压力损失,提高单位压降下的传热系数,增强单位面积的换热效果。
折流板1过拉杆9与上管板6相连接,相邻螺距折流板1之间设有定距管14,折流板1利用拉杆9与定距管14、中心固定管2实现定位,具有较好的防震动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83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