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隐藏式雨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8208.4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3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陶旭华;孟令章;武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04 | 分类号: | B60S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藏 式雨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雨刮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隐藏式雨刮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汽车制造厂对制造成本、制造工时以及消费者对汽车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客户对目前汽车用雨刮系统的刮刷效果、刮刷时噪音程度、雨刮在停靠位置时的视野及雨刮的外观都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整车布置雨刮系统时,当雨刮臂总成和连杆机构输出轴都外露时,设计布置相对会比较简单,不会存在与发动机盖内板之间间隙过小等问题。但是会产生如喷嘴喷水直接喷到刮臂上、雨刮系统视野较差、影响整车外观及较差的行人保护等问题。
当雨刮臂总成和连杆机构输出轴外露部分被发动机盖遮住很多时,虽然能解决上述很多问题。但在发动机盖没有开启的前提下,雨刮臂外露部分很少影响更换刮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隐藏式雨刮系统,解决雨刮系统在初始位置处较高使雨刮外露部分较多,影响整车外观和视野以及行人保护的问题。并能实现更换刮片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隐藏式雨刮系统,它包括连杆机构输出轴、刮臂和刮片,所述的刮臂铰接在连杆机构输出轴上,所述的刮片设置在刮臂的上端;所述的连杆机构输出轴和刮臂折弯处均布置在发动机盖上边缘下方;所述的连杆机构输出轴可以通过BCM控制使雨刮系统运动到刮刷轨迹的上极限位置并一直保持这个状态。
为了达到更好的行人保护效果,所述的连杆机构输出轴的轴线到发动机盖上边缘的距离至少为82.5mm。
为了达到更好的车内乘员视野效果,所述的刮片的初始停靠位置设定在前风挡的黑边下方。
为了更换刮片操控方便,所述的BCM控制使雨刮系统运动到刮刷轨迹上极限位置并一直保持这个状态,是通过雨刮功能组合手柄开关操纵BCM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连杆机构输出轴和刮臂的折弯处均布置在发动机盖上边缘下方;连杆机构输出轴可以通过BCM控制使雨刮系统运动到刮刷轨迹的上极限位置并一直保持这个状态。因此降低了雨刮系统在初始状态位置的高度,乘员前视野得到改善。同时减少雨刮系统的外露可视部分,提高雨刮系统的外观效果及行人保护效果,并且更换刮片更方便。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式雨刮系统局部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式雨刮系统在前风挡上局部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式雨刮系统在服务位置示意图。
图中:1.刮片、2.刮臂、3.发动机盖、4.黑边、5.刮臂折弯处、6.连杆机构输出轴、7.前风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隐藏式雨刮系统,它包括连杆机构输出轴6、刮臂2和刮片1,所述的刮臂2铰接在连杆机构输出轴6上,所述的刮片1设置在刮臂2的上端;所述的连杆机构输出轴6和刮臂折弯处5均布置在发动机盖3上边缘下方;所述的连杆机构输出轴6可以通过BCM控制使雨刮系统运动到刮刷轨迹的上极限位置并一直保持这个状态。
为了达到更好的行人保护效果,所述的连杆机构输出轴6的轴线到发动机盖3上边缘的距离至少为82.5mm,因为这样发动机盖可以完全覆盖针对连杆机构输出轴做行人保护试验的球模型,达到比较好的行人保护效果。同时发动机盖也将刮臂折弯点也覆盖住,这样雨刮臂总成会有更好的外观效果,并且在发动机盖没有开启的前提下,雨刮臂也不能完全抬起,对刮片的防盗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为了达到更好的车内乘员视野效果,所述的刮片的初始停靠位置设定在前风挡的黑边4下方。
在发动机盖没有开启的前提下,雨刮臂不能完全抬起影响了刮片的更换。所以针对了雨刮系统隐藏式设计结构增加了一个通过BCM来控制的服务位置用来更换刮片。即在点火开关打到OFF档以后,10秒内操作雨刮功能组合手柄的点刮操作,雨刮臂总成会运动到刮刷轨迹的极限位置并一直保持在这个位置,这时可以不受发动机盖影响完全折弯刮臂来更换刮片。
关键在于刮片的初始停靠位置位于前风挡的黑边较低的位置,同时发动机盖需要布置在连杆机构输出轴和刮臂折弯处的上方,这样整个雨刮臂总成的外露部分会被发动机盖遮住很多,在外观上和行人保护上有更好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82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HDMI接口电路
- 下一篇:车辆防盗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