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水双层海底管道的锚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88207.X | 申请日: | 2010-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1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曹静;汪红艳;张恩勇;林金保;沙勇;陈严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上海利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1/20 | 分类号: | F16L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水 双层 海底 管道 锚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固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深水双层海底管道的锚固装置。
背景技术
深水双层海底管道在铺设和操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应力过于集中而导致管道严重变形或者局部屈曲甚至屈曲传播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若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会给工程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深水双层海底管道的锚固装置主要用于将深水双层海底管道的内管受到载荷传递到外管上,使深水双层海底管道的外管和外管的形变尽可能保持一致,防止深水双层海底管道上的应力过于集中。同时,锚固装置还具有阻止海管屈曲传播和阻止海管充水的功能。
现有的双层海底管道锚固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外管结构11、内管结构12以及隔板结构13。其中隔板结构13的外缘与外管结构11的内壁相连,内缘与内管结构12的外壁相连。外管结构11与深水双层海底管道的外管14焊接,内管结构12与深水双层海底管道的内管15焊接。由于现有双层海底管道锚固装置的横截面呈“工”字型,且隔板结构13与外管结构11的内壁和内管结构12的外壁之间的夹角为直角,这种结构容易导致隔板结构13与外管结构11和内管结构12相连接的位置产生集中的应力,而引起深水双层海底管道发生局部变形或局部屈曲。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小深水双层海底管道上的应力集中的深水双层海底管道锚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深水双层海底管道的锚固装置,它包括外管结构、内管结构和隔板结构,所述外管结构与深水双层海底管道的外管焊接,所述内管结构与所述深水双层海底管道的内管焊接,所述隔板结构的外缘连接所述外管结构的内壁,所述隔板结构的内缘连接所述内管结构的外壁;所述隔板结构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表面均朝自身的中心方向凹陷;所述第一表面由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构成,二者之间的夹角为60°≤α≤120°;所述第二表面由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构成,二者之间的夹角为60°≤α≤120°。
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三斜面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斜面与第四斜面相互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的各斜面连接形成的夹角处均加工有倒角。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外管结构、内管结构和横截面呈环形的隔板结构,隔板结构的两个表面均由具有一定夹角的两个斜面构成,因此当深水双层海底管道的内管受到轴向力的作用时,由斜面构成的两个表面能够将深水双层海底管道的内管受到力传递到外管,而维持深水双层海底管道的内管和外管的形变保持一致,从而使得深水双层海底管道上的应力集中降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抗剪切能力。2、本实用新型由于将第一斜面与第三斜面相互对称设置,将第二斜面与第四斜面相互对称设置,从而保证内外管之间的载荷传递较为均匀。3、本实用新型由于将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的夹角α为60°≤α≤120°,将第二斜面与第四斜面之间的夹角α为60°≤α≤120°,在该角度范围内降低应力集中的效果较为明显。4、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若干倒角,并将倒角搭接在第一斜面和/或第三斜面的表面与外管结构的内壁上,或者是第二斜面和/或第四斜面的表面与内管结构的外壁上,因此可以降低斜面与和内外管连接处的应力集中,进一步从整体上减小深水双层海底管道上的应力集中。本实用新型对提高自身的稳定性有显著效果,减小了深水情况下双层海底管道上的集中应力,主要适用于深水双层海管管道的止屈器的设计中。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管结构1、内管结构2和隔板结构3,隔板结构3的外缘连接外管结构1的内壁,隔板结构3的内缘连接内管结构2的外壁。隔板部3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第一、二表面均朝自身的中心方向凹陷。其中,第一表面由第一斜面4和第二斜面5构成,第一斜面4与第二斜面5具有一定的夹角,也就是说,第一表面的外径通过第一斜面4与外管结构1的内壁过渡,内径通过第二斜面5与内管结构2的外壁过渡。第二表面由第三斜面6和第四斜面7构成,第三斜面6与第四斜面7具有一定的夹角,也就是说,第二表面的外径通过第三斜面6与外管结构1的内壁过渡,内径通过第四斜面7与内管结构2的外壁过渡。外管结构1与深水双层海底管道的外管8焊接连接,内管结构2与深水双层海底管道的内管9焊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上海利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上海利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82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面等角螺旋天线
- 下一篇:电池参比电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