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浓硫酸循环槽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7701.4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2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松;潘庆洋;朱亚;李海飞;周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业庆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74 | 分类号: | C01B17/7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酸 循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浓硫酸循环槽。
背景技术
硫酸生产中,干燥塔回流至循环槽93%硫酸温度为~70℃,吸收塔回流至循环槽98%硫酸温度为~110℃,腐蚀性强。
现有的循环槽的进酸管的浓硫酸对处于进酸管下方的槽底造成很大的冲击和磨蚀,此处的槽底较其它部位更易受到损害,而且此种结构易产生涡流,对循环槽造成很大的伤害,且混酸也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进酸管出酸时对槽底的冲击和避免产生涡流,以提高循环槽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酸管,进酸管下方设缓冲槽,缓冲槽包括一底板和由底板向上延伸的环形圈,缓冲槽的出酸口低于进酸口的最低处。
进一步的,缓冲槽的最上部低于进酸管的最低处。
进一步的,可在缓冲槽处均设有处于环形圈侧面的出酸口。
进一步的进酸管下部设有若干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在壳体内处于进酸管下方处设一缓冲槽,浓硫酸从进酸管出酸时,不和槽底直接接触,通过缓冲槽的作用再和槽底接触,减小了对槽底的冲击和磨蚀,使混酸更均匀,循环槽的使用寿命提高;2)本实用新型在进酸管的下部设若干小孔,对浓硫酸进行分流,降低了对槽底的冲击力和腐蚀,同时也避免了涡流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进酸管、2为小孔、3为缓冲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在循环槽上设置了延伸进槽内的进酸管1,进酸管1的下部环向设若干小孔2,并在进酸管1下方设处于槽底上的缓冲槽3,缓冲槽3由一底板和由底板向上延伸的环形圈组成。
本实用新型进酸管1内的浓硫酸进入缓冲槽3后,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从缓冲槽3内出酸:1)从缓冲槽3最上部出酸,此时缓冲槽3最上部应低于进酸管1的最下部;2)在缓冲槽3侧面环向均设若干出酸口,浓硫酸从出酸口出酸,当然出酸口不宜太低,也不能高于进酸管3的最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业庆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建业庆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77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罐安装用活动式三角架
- 下一篇:阻燃铝箔玻纤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