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柱类零部件旋转夹紧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87489.1 | 申请日: | 2010-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1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庆;李佳;谢莉莉;张耀;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37 | 代理人: | 林建军 |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零部件 旋转 夹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紧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圆柱类零部件旋转夹紧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圆柱状的零件的夹紧定位的工具往往比较复杂,且操作也比较复杂。且采用相应的夹紧定位的工具也不能满足较高精度的要求。例如,在生产测斜仪等要求精度较高的设备时,对待加工的零件(例如,圆柱形的惯性组件)需要定位的更加准确和方便。而现有的夹紧定位装置无法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夹紧稳定、定位更加精准的圆柱类零部件旋转夹紧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圆柱类零部件旋转夹紧器,包括设置有容置孔的座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座体上的压盖、压紧端伸入所述容置孔内的弹簧卡圈、与所述压盖接触并与所述弹簧卡圈螺纹连接的卡圈帽,所述压盖限制所述卡圈帽朝向所述弹簧卡圈方向的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柱类零部件旋转夹紧器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弹簧卡圈的所述压紧端形成有凸出的斜面,且所述压紧端设置有至少两条纵向设置开口。
所述弹簧卡圈上设置有定位凸缘,所述定位凸缘与所述容置孔内形成的沉台配合。
所述定位凸缘上外壁、所述容置孔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沿轴向设置相互对应的槽体,所述两槽体内设置有定位销。
所述定位凸缘上外壁上设置有轴向方向的凹槽,所述座体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对应沿轴向设置的凸筋。
所述压盖通过螺钉与所述座体连接。
所述卡圈帽外壁上设置有环状槽体,所述压盖边缘适于伸入所述环状槽体中。
所述压盖为两个半圆环结构。
所述座体外壁上设置有座体凸缘。
所述卡圈帽上外侧壁上设置有孔洞。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柱类零部件旋转夹紧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首先,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柱类零部件旋转夹紧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操作简单的特点;其次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柱类零部件旋转夹紧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定位准确,夹紧圆柱零件更加稳定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更加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柱类零部件旋转夹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柱类零部件旋转夹紧器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圆柱类零部件旋转夹紧器,包括设置有容置孔11的座体10、固定安装在所述座体10上的压盖20、压紧端31伸入所述容置孔11内的弹簧卡圈30、与所述压盖20接触并与所述弹簧卡圈30螺纹连接的卡圈帽40,所述压盖20限制所述卡圈帽40朝向所述弹簧卡圈30方向的运动。例如,所述弹簧卡圈30设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卡圈帽40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在所述弹簧卡圈30顶端套接有所述压盖20,且所述压盖20通过螺钉70与所述座体10连接。这样通过旋转所述卡圈帽40就可以使所述弹簧卡圈30沿轴向方向向下运动,而所述卡圈帽40与所述压盖20相抵而只旋转而不发生轴向的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柱类零部件旋转夹紧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操作简单的特点,同时具有定位准确,使夹紧圆柱零件更加稳定的特点。
参见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弹簧卡圈30的所述压紧端31形成有凸出的斜面32,且所述压紧端31设置有至少两条纵向设置开口33。通过设置的设置可以使压紧端31在整个所述弹簧卡圈30向下运动时抱紧圆柱状零件,此种结构在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这里就不在赘述。
参见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弹簧卡圈30上设置有定位凸缘34,所述定位凸缘34与所述容置孔11内形成的沉台12配合。这样的机构可以限制圆柱状零件的移动距离,使定位更加精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工惯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74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