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低温输送管路的真空补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7406.9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4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锐;霍毅;孙善秀;娄路亮;方红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51/03 | 分类号: | F16L51/03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低温 输送 管路 真空 补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长距离低温液体输送管道,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低温输送管路的真空补偿器。
背景技术
对低温液体的输送,一般采用真空双层管路,真空腔内抽真空以提高管路的绝热效果。对于大跨度真空双层管,靠管路自补偿由管路安装、工作变形导致的位移,是比较困难的,需在管路中安装补偿器。由于要考虑到补偿性能、绝热、工艺性等方面因素,给应用于真空双层管路中的补偿器的设计带来较大困难。
补偿器是含有一个或多个挠性元件的装置,是管路系统中的重要组件,它可以作径向、轴向和角位移偏差的补偿,也能对振动和水击能量作部分吸收和隔离,主要应用在增压输送管路系统中。目前常用的补偿器主要是U型波纹管,由于真空双层管路结构的特殊性,该波纹管补偿器无法应用于真空管路中。
通过对比真空管中不同补偿器方案的优缺点,在有限元计算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管路中的补偿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补偿器结构形式即:真空铰链补偿器、真空双层补偿器,它有如下特点:
该结构补偿原理与钢丝网套补偿器结构相近,内管铰链提供轴向刚度及万向铰的变形能力,外管波纹管提供密封性能,保障管路的绝热性能。通过两个真空铰链补偿器的相对转动,为管系提供径向及轴向的补偿能力。当仅需补偿管路中轴向位移时,可以采用双层补偿器结构。内、外管波纹管提供轴向变形能力,同时外管波纹管提供密封性能,保障管路的绝热性能。真空补偿器与管路通过焊接方式相连,在整管抽真空时,管路夹层、内、外波纹管间夹层同时达到真空状态,起到绝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低温液体输送管道补偿由安装误差、工作变形引起的位移,同时不影响管路绝热性能的应用于低温输送管路的真空补偿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低温输送管路的真空补偿器,它包括内波纹管和外波纹管,内波纹管与内管相连,外波纹管通过接头与外管连接。
所述的内波纹管与内管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所述的外波纹管通过接头与外管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它既可以实现管路径向和轴向方向的位移补偿,同时可以保证管路密封、绝热效果,解决了长跨度真空管如何进行管路位移补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低温输送管路的真空补偿器;
图2为一种应用于低温输送管路的真空补偿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视图。
图中,1外波纹管,2铰链,3内波纹管,4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应用于低温输送管路的真空补偿器它包括内波纹管3和外波纹管1,内波纹管3与内管通过焊接方式相连,外波纹管1通过接头4与外管焊接成一体。内管同时与铰链焊接成一体,内管铰链可以提供轴向刚度及万向铰的变形能力。
针对补偿方式的不同,通过两个真空铰链补偿器的相对转动,为管系提供径向和轴向补偿能力;当仅需补偿管路中轴向位移时,可以采用双层普通波纹管结构。内、外管波纹管提供轴向变形能力,同时外管波纹管提供密封性能,保障管路的绝热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74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球旋转式视镜
- 下一篇:PVA管式静态混合器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