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壁环形零件的支撑座及支撑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7367.2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2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强;黄昆;许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3/00 | 分类号: | B25H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环形 零件 支撑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叠放薄壁环形零件的支撑座及支撑组件。
背景技术
大型轴承的内、外套等薄壁环型零件在加工过程中或组装好的成品零件存放时通常把环状零件进行水平叠放,以减小占地面积。目前对这种薄壁环形零件的叠放如图1所示,其是在各薄壁环形零件10之间以及薄壁环形零件10与地面11之间垫设几个方形木块12进行支撑,以防止薄壁环形零件10的表面划伤或碰伤,影响零件的精度。但这种在相邻薄壁环形零件之间以及薄壁环形零件与地面之间垫设支撑木块的方式使得零件自身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叠放层数越多则下部的零件承重越重,通常叠放的层数不能超过5层,而且在叠放过程中很难保证上下各层的支撑木块12之间摆放位置的一致性,由于各层之间的支撑木块错位摆放,使得上、下各薄壁环形零件的受力点不在一条直线上,下面的薄壁环形零件直接受上面薄壁环形零件的压力而产生变形,特别是最底部的薄壁环形零件受到的压力最大,最容易变形,影响已加工好的薄壁环形零件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薄壁环形零件的支撑座,以解决现有薄壁环形零件在叠放时容易因受力不均而发生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薄壁环形零件的支撑座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壁环形零件的支撑座,包括支撑座本体,支撑座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相邻支撑座对应支撑配合的支撑端面,在支撑座本体的至少一个支撑端面上同轴开设有用于容纳薄壁环形零件的凹槽。
所述的支撑座本体在其一端的支撑端面上开设有凹槽,使得该支撑座本体的截面为U形结构,该凹槽的槽深不小于薄壁环形零件的厚度。
所述的支撑座本体在其两端的支撑端面上分别开设有凹槽,使得该支撑座本体的截面呈H形,支撑座本体两端面上的凹槽的槽深总长不小于薄壁环形零件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薄壁环形零件的支撑组件,以解决现有薄壁环形零件在叠放时容易因受力不均而发生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薄壁环形零件的支撑组件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壁环形零件的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由两层以上的支撑件组成,每层的支撑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座,各支撑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支撑配合的支撑端面,其中的最下层支撑座的下端面与地面支撑配合,在各支撑座的至少一个支撑端面上同轴开设有用于容纳薄壁环形零件的凹槽。
所述的支撑座在其一端的支撑端面上开设有凹槽,使得该支撑座的截面为U形结构,该凹槽的槽深不小于薄壁环形零件的厚度。
所述的支撑座在其两端的支撑端面上分别开设有凹槽,使得该支撑座的截面呈H形,支撑座两端面上的凹槽的槽深总长不小于薄壁环形零件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其通过在环形支撑座的端面上开设用于容纳环形薄壁零件的凹槽,使得环形薄壁零件在叠放时其重力均由支撑座承担而自身不受力,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支撑木块摆放不当而引起零件变形,对保持精密薄壁环形零件的精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其叠放层数不受重力限制,从而可以降低占地面积,给这种环形薄壁零件的存放提供了便利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薄壁环形零件的叠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薄壁环形零件的支撑座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薄壁环形零件的支撑座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薄壁环形零件的支撑座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图6的左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薄壁环形零件的支撑座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薄壁环形零件的支撑座主要包括支撑座本体,支撑座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相邻支撑座对应支撑配合的支撑端面,在支撑座本体的至少一个支撑端面上同轴开设有用于容纳薄壁环形零件的凹槽。
实施例一:如图2、图3、图4所示,其是在支撑座本体1的上端的支撑端面上开设有凹槽2,使得该支撑座本体1的截面形成U形结构,滑槽的槽深不小于薄壁环形零件的厚度。使用时,如图5所示,将两个以上的支撑座本体1设为一组,各支撑座本体1上的凹槽2的槽口向上放置,将薄壁环形零件10放置在对应每组的支撑座本体1上对应开设的凹槽2中,其中,最下面一层的支撑座的下支撑端面支撑在地面上,上面的各支撑座分别对应叠放在下层支撑座的上支撑端面上,叠放中,由于各支撑座本体1上的槽深不小于薄壁环形零件10的厚度,使得相邻层的各支撑座之间相互接触受力,而薄壁环形零件10在对应的支撑座本体1的凹槽2中不受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73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蜜柚皮加工粉
- 下一篇:全自动菲涅尔透镜多功能储能式太阳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