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蹴鞠用球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7329.7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0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鹏程 |
主分类号: | A63B41/08 | 分类号: | A63B41/08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蹴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类体育用品,具体涉及一种缝合而成的鞠球。
背景技术
蹴鞠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类似于足球的民族体育运动,蹴鞠运动自战国、汉唐至宋元明各朝代一直在社会中盛行。古代的蹴鞠用球一般是用两片皮合成的球壳或者用若干片尖球皮缝成圆形的球壳。球壳内一般塞入毛发或者动物尿泡,“嘘气闭而吹之”,成为充气的球。蹴鞠运动随着清朝的建立而消亡,加之近代西方文化的进入,而被足球运动所取代。近年来在热心人士的努力下,蹴鞠运动在一些地区恢复,既有表演也有竞技,给蹴鞠运动和中国本土的足球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而现有的鞠球多为简单的仿古,在实际运用中,缝合线的两个集聚端处易磨损,且填入的毛发、尼龙丝、塑料等填充物在使用时间长后弹性减弱或者由于填充不足,会影响球的弹性和饱满度,调节时还要重新拆线缝合,这不利于蹴鞠运动的发展和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蹴鞠用球,在缝合线的两个集聚端有护顶,可以起到固定和保护的作用,同时在球体上有填充口,可以调节球体内的填充物,保证球体的圆度和弹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蹴鞠用球,包括内部有填充物的球体,所述的球体由若干片球皮缝合而成,所述的球体上沿经线方向的缝合线的两个集聚端固定有护顶。
所述的球体上有填充口。
所述的填充口为可调节松紧的穿绳扎口。
所述的球体内装填有可充气的气胆,气胆上有气嘴伸出球体外。
所述的球皮相互之间、球皮与护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内锁式缝合连接。
所述的球体的缝合线处穿插有外缝线。
所述的球皮相互之间、球皮与护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外锁式缝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球体缝合线的两个集聚端有护顶,可以起到保护和加固作用,同时在球体上有填充口,可以调节球体内的填充物,保证球体的圆度、饱满度或弹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实施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气胆的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缝式实施例的立体图。
1、球体,2、球皮,3、填充口,4、护顶,5、气胆,51、气嘴,6、外缝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蹴鞠用球,包括内部有填充物的球体1,所述的球体由4至8片球皮2缝合而成,球皮可采用皮、革或帆布等材料,所述的球体1上沿经线方向的缝合线的两个集聚端固定有护顶4,对两个端部起到保护和加固作用。
如图1所示,球体1上有填充口3,可以方便的调节填充物的容量,保证球的饱满度或弹性。
所述的填充口3最好采用类似于鞋带的可调节松紧的穿绳扎口。填充口3也可以采用尼龙搭扣、暗扣等。
如图2所示,球体1内装填有可充气的气胆5,气胆5上有气嘴51伸出球体1外,气嘴上有气阀。
如图1所示,所述的球皮2相互之间、球皮2与护顶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内锁式缝合连接。所述的球体1的缝合线处穿插有外缝线6,其外观可参考图3,其好处是加固接缝处,且明显粗于内缝线的外缝线造成接缝处隆起,使球的形状更为独特、美观。
或者如图3所示,所述的球皮2相互之间、球皮2与护顶4之间的连接方式直接就采用外锁式缝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鹏程,未经李鹏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73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