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自动调测具有多个射频通道设备射频指标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6967.7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9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冯战奎;周世军;文本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自动 具有 射频 通道 设备 指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领域中的射频测试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快速自动调测具有多个射频通道设备射频指标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第三代宽带数字移动通信(WCDMA、CDMA2000、TD-SCDMA)的稳健发展,各通信运营商也开始部署下一代移动通信网LTE的商用实验,以期待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然而各运营商对基站及其配套设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更小的体积、更多的通信通道、更高的稳定性、更快的传输速度和绿色环保等。单个设备多个射频通道同时又意味着增加了设备的调试和测试复杂度。传统的方法是手工测试或半自动测试,其效率低而且容易误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快速自动调测具有多个射频通道设备射频指标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利用具有多个射频通道设备的特性,结合一个辅助测试模块,并配合频谱仪、信号源和PC机的自动控制技术,在PC机的自动控制下,对具有多个射频通道设备的多个射频通道指标准确快速测试的目的,并输出测试报告;测试的速度和精度可通过较少量编程来实现,而且大大提高测试效率。
具体地说,一种快速自动调测具有多个射频通道设备射频指标的装置(简称装置)包括被测件设备,设置有信号源、隔离器、辅助测试模块、频谱仪、交换机和PC机;
交换机分别与信号源、设备、频谱仪和PC机用网线连接;
信号源、隔离器、设备、辅助测试模块和频谱仪前后依次通过信号线连接;
信号源和频谱仪之间连接有同步线和触发线。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
PC机、设备、信号源和频谱仪都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上,组成局域网,构成了以PC机为核心的控制网络;运行在PC机上的测试程序通过该网络向各个功能块发送命令,确保各个功能块按照预定的步骤完成对被测件设备的调测。
信号源的Event1的输出端口通过触发线连接到频谱仪的Ext Trigger端口;信号源的10M out信号用同步线连接到频谱仪的Ref端口,作为频谱仪的参考时钟,这样就组建了本装置的同步时钟网络。
信号源、隔离器、设备、辅助测试模块、频谱仪依次通过射频电缆连接,搭建了测试信号即射频信号的路径,信号源发出测试信号,沿着上述路径最后到达频谱仪;隔离器能够防止功率过大损坏仪表,起到对仪表的保护作用。辅助测试模块直接连接到设备的多个天线接口上,并经过其输出口连接到频谱仪。
在PC机的控制下进行工作,PC机与设备之间是通过公司内部的本地终端控制协议通信;辅助测试模块无需控制,连接正确即可;PC机和信号源、频谱仪之间用安捷伦公司的VISA-COM作为传输通道,通过SCPI操作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构建的调测平台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2、本装置应用了PC机与仪表之间的自动控制技术,通过较少量的程序代码编写,和简单的辅助测试模块开发,便可实现对设备的多个发射或接受通道调测中途无需更换线缆,并输出测试报告;
3、调测过程均在PC机的控制下自动完成,即能避免人为操作对设备和仪表的损坏及误操作,同时大大提高了调测速度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2是辅助测试模块的结构方框图;
图3是PC机的工作流程图。
其中:
1—信号源;
2—隔离器;
3—设备;
4—辅助测试模块,
4A—输入端口, 4B—20dB微带耦合, 4C—负载,
4D—250W大功率负载, 4E—微带合路, 4F—输出端口;
5—频谱仪;
6—交换机;
7—PC机;
A—信号线(射频线缆);
B—网线;
C—同步线;
D—触发线。
英译汉及名词解释:
01、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接入技术;
02、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 码分多址系统标准2000;
03、WCDMA:Wideband CDMA,宽频码分多重存取;
04、VISA:虚拟仪器软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未经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69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