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载机行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6907.5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0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夏石炭井焦煤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35/20 | 分类号: | E21C3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王昭林;崔华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载 行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转载机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EBZ160悬臂式掘进机二运转载机与皮带搭接,原设计采用前机架与中间架连接,转载机行走小车落在皮带机机尾架的导轨上。现有设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是由于转载机的重量全部压在皮带机机尾架上,给伸缩皮带时增加了阻力;二是转载机在综掘机摆动方向时,给机尾一个相当大的左右扭曲力,造成转载机行走小车车轮在皮带机机尾架的导轨上不能很好的定位,左右偏摆刮卡皮带机托辊而经常掉道。并且,导致皮带机机尾架工字钢变形后,行走小车的行走轨距不能有效控制,行走小车容易掉道,影响掘进进度。
转载机行走小车,现采用的轨道支承是以皮带机机尾架边梁做基础,虽然行走小车支承重心低,但边梁工字钢两侧面固定的托辊架与轨道间距狭窄。理论上小车运行时与两侧托耳不发生碰撞,可实际存在的技术缺点是在综掘机摆动方向时,通过小车支承转轴和横梁传递给支承腿,这个摆动力是非常大的。转载机行走小车的车轮在行走时,左右摆动力对悬挂的托辊进行了冲撞。
在效率方面,由于随着使用周期的延长,皮带机支承架变形锈蚀抗疲痨性大大减弱,仅凭整形修补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走小车掉道影响掘进正常生产的问题。每月因小车掉道累计多达60多小时。
如图1所示,转载机行走小车在皮带机机尾架17的支承道轨14上行走,转载机行走小车的行走轮13行走在皮带机机尾架的支承道轨14上。转载机行走小车在皮带机机尾架的边梁上行走时,由于转载机行走小车的全部重量都加载在皮带机机尾架上,导致皮带机机尾架的工字钢很容易变形。而且,由于边梁工字钢两侧面固定的托辊架与轨道间距狭窄,转载机行走小车很容易碰撞皮带机机尾架上的托辊架16和托辊15,造成转载机行走小车在行走时摆动幅度较大。这些都会导致转载机行走小车容易掉道。
因此,为了解决上面所描述的转载机行走小车容易掉道的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转载机行走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进的转载机行走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转载机行走小车行走在皮带机机尾架上容易掉道的问题。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转载机行走装置,包括转载机行走小车和铁道轨;其中,所述转载机行走小车在所述铁道轨上行走,并横跨皮带机机尾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弯管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转载机行走小车包括支承横梁、支腿、过渡支承座和行走轮;其中,所述支承横梁与所述支腿连接,所述支腿与所述过渡支承座连接,所述过渡支承座与所述行走轮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弯管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承横梁的长度大于皮带机机尾架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弯管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腿的一端与所述支承横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渡支承座连接,呈倾斜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弯管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转载机行走小车的行走轮在所述铁道轨上行走。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弯管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铁道轨独立于皮带机机尾架上的边梁轨道。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所提出的改进的转载机行走装置,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有效地解决了转载机行走小车行走在皮带机机尾架上容易掉道的问题;避免了转载机行走小车在行走中碰撞皮带机托辊;以及消除了转载机行走小车对皮带机机尾架造成的负荷,减小了皮带机机尾 架由于承受的重力而变形的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转载机行走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载机行走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说明:
在图1中:
10支承横梁
12过渡支承座
13行走轮
14皮带机机尾架的支承道轨
15托辊
16托辊架
17皮带机机尾架
18铁道轨
在图2中:
20支承横梁
21支腿
22过渡支承座
23行走轮
24皮带机机尾架的支承道轨
25托辊
26托辊架
27皮带机机尾架
28铁道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下文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夏石炭井焦煤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夏石炭井焦煤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69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轮机回热给水系统
- 下一篇:井内分层气液两相流体保真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