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叉式鞋底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86255.5 | 申请日: | 201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1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郭禾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A43B13/16;A43B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交叉 鞋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结构,尤指一种兼具支撑性、吸震及缓冲能力,并且能提供良好的透气性的交叉式鞋底结构。
背景技术
为提高鞋子穿着时的舒适性以及满足运动机能,以往的作法大多是针对鞋底乃至于鞋垫的材质加以改良,但受限于鞋底一体式的结构以及制鞋材料的发泡或射出成型的技术,其改善的效果仍为有限。
因此近年来,制鞋业者乃将气垫、弹性体乃至于弹簧等构件结合于鞋底与鞋垫之间,以提高缓冲的能力。
但是这些外加构件也会使制程变得较为复杂,而提高了制造成本,而且气垫、弹性体乃至于弹簧等构件都会增加鞋子的重量,进而造成使用者穿着时的负担,且会增加使用者的疲劳。
细究人体的脚掌构造可知,脚底并非一平面状的结构,而且人体的趾部、脚掌、足弓乃至于足跟,都各有不同的弯曲能力,并且需要不同的缓冲与支撑力,若要贴近人体脚掌的弯曲程度并提供合适的支撑与缓冲能力,前述一体式的鞋底结构显然并不符所需。也因此有非一体式的鞋底结构被研发出来。
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289988号新型专利即揭示出将鞋底段落化,使鞋底前段的脚掌部与鞋底后段的脚跟部以PU材质制成,而鞋底中段的足弓部则以TPU材质制成,三者再以胶粘方式结合为一体的结构。
但若将此一结构运用于运动鞋类,可能会有脚掌部、足弓部与脚跟部三者之间,容易由粘着处断裂的顾虑。
又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377882号新型专利,其是揭示一种由一基底、一足钮,以及一支撑片构成鞋底的结构。其中,基底是配合足部的形状而由前向后依序具有一足尖部、一足弓部与一足跟部,足钮一体成型于基底的足弓部的底面,且足钮的材质硬度大于基底的材质硬度,而支撑片贴附于基底的足弓部与足跟部的顶面,且支撑片的材质硬度大于足钮的材质硬度,如此,使鞋底具有多种不同的硬度,并能通过足钮迫使穿上鞋子的人们将身体重心保持在足弓处,以减少背部、腰部肌肉因为缺乏运动及长期姿势不良所造成的疼痛及不适。
其凭借较硬的足钮迫使使用者调整身体重心,来避免不良姿势的发生,但对运动鞋类而言,过硬的足钮可能会在运动过程中,造成使用者的运动伤害。
再者,对于运动鞋而言,透气性也是相当重要的,一般的运动鞋为了达到良好的支撑性与缓冲作用,通常鞋底部份会设计的较为扎实而不具透气性,因此只能凭借使用具有透气性能材料来制作鞋面,以达到透气效果,但仍其有不足之处,若能设计出具透气效果的鞋底,当可解决运动鞋的透气性问题。
故而,现有的鞋底结构仍有再加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分别对人体的前掌、足弓与脚后跟分别提供所需的支撑、缓冲与吸震的效果,并可提升透气性的交叉式鞋底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交叉式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鞋底由不同硬度的一个第一弹性件与一个第二弹性件组成;
该第一弹性件具有一个第一前掌部,该第一前掌部后缘邻靠该鞋底结构的外腰侧部份一体延伸有一个第一足弓部,该第一足弓部后缘延伸有一个第一后跟部;及
该第二弹性件具有一个第二前掌部,该第二前掌部后缘邻靠该鞋底结构的内腰侧部份一体延伸有一个第二足弓部,该第二足弓部后缘延伸有一个第二后跟部;
该第一弹性件与该第二弹性件是上、下及左、右交结合,该第一前掌部粘着于该第二前掌部下方,而该第一后跟部则粘着于该第二后跟部上方,并且该第一足弓部与该第二足弓部并列。
其中:该第二弹性件是以硬度高于该第一弹性件的材料所制成。
其中:该第一弹性件由EVA材料所制成,而该第二弹性件是以硬度高于该第一弹性件的EVA材料所制成。
其中:该第一足弓部的厚度分别大于该第一前掌部与第一后跟部的厚度,且该第一前掌部与该第一足弓部的底缘是一体延伸,该第一足弓部与该第一后跟部顶缘是一体延伸,并且该第一足弓部的宽度小于该鞋底结构对应于人体足弓处的宽度;该第二足弓部的厚度分别大于该第二前掌部与第二后跟部的厚度,且该第二前掌部与该第二足弓部的顶缘是一体延伸,该第二足弓部与该第二后跟部的底缘是一体延伸,又,该第二足弓部的宽度小于该鞋底结构对应于人体足弓处的宽度。
其中:该第一足弓部与该第二足弓部的宽度总和小于或等于该鞋底结构对应于人体足弓处的宽度。
其中:该第一足弓部与该第二足弓部的宽度总和小于该鞋底结构对应于人体足弓处的宽度,且该第一足弓部与该第二足弓部之间形成有一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62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拉开塑料袋
- 下一篇:等离子切割机机架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