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度型光伏发电并网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6042.2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8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谭兆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态源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7/00;H02J7/02;H02J9/00;G05F1/6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启明专利代理事务所 44270 | 代理人: | 郁士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度 型光伏 发电 并网 电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度型光伏发电并网电站,其属于光伏发电领域类。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寻找替代的清洁能源成了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目前所知的清洁能源,首推太阳能。为此光伏发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关注,特别是那种能并网发电的光伏发电电站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光伏发电并网电站总体分为不可调度的光伏发电并网电站和可调度的光伏发电并网电站,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前者不带蓄电池组。现有的可调度型光伏发电并网电站为CN200920129423.6所公开,如附图1所示,包括光伏电池组件(1)、微处理器控制电路(2)、蓄电池控制电路(3)、蓄电池单元(4)、逆变装置(5)、光敏跟踪器(6)、电机控制系统(7),所述光伏电池组件(1),与蓄电池控制电路(3)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2),连接并输出控制信号至电机控制系统(7)、蓄电池控制电路(3)、逆变装置(5),并采集接收光敏跟踪器(6)的信号;所述蓄电池控制电路(3),其电流输入端与光伏电池组件(1)连接,电流输出端与蓄电池单元(4)连接,并受控于微处理器控制电路(2);所述蓄电池单元(4),连接并受控于蓄电池控制电路(3),其输出端与逆变装置(5)的直流输入端连接;所述逆变装置(5),其直流输入端接于蓄电池单元(4),控制端连接微处理器控制电路(2),交流输出端经过交流配电器(8)与交流负载(10)连接,其旁路输入端与市电电网(9)连接;所述光敏跟踪器(6),安装于光伏电池组件(1)表面,电连接于微处理器控制电路(2);所述电机控制系统(7)连接并受控于微处理器控制电路(2),同时驱动光伏电池组件(1)的转动。
CN200920129423.6所公开的这种可调度型光伏发电并网电站存在的问题在于,缺失对光伏电池组件(1)可能的最大功率点的跟踪,这样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光伏发电并网电站向外部电网输送的功率达不到光伏电池组件(1)工作的最大功率,另外,CN200920129423.6所公开的这种可调度型光伏发电并网电站,市电电网与光伏发电并网电站间缺少必要的隔离与保护措施,在市电电网停电时极为容易形成孤岛效应,形成事故,再者,逆变装置(5)的输入电源是来源于蓄电池单元(4),这样造成了效率的损耗和蓄电池单元(4)寿命的降低,以上所述,充分说明了现有技术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度型光伏发电并网电站,包括光伏电池组件(1)、微处理器(2)、蓄电池控制电路(3)、蓄电池单元(4)、逆变装置(5)、光敏跟踪器(6)、电机控制系统(7),所述光伏电池组件(1)的电流输出端与蓄电池控制电路(3)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2)连接并输出控制信号至电机控制系统(7)、蓄电池控制电路(3)、逆变装置(5),并通过连接采集接收光敏跟踪器(6)的信号;所述逆变装置(5)的交流输出端经过交流配电器(8)与交流负载(10)连接,所述电机控制系统(7)驱动光伏电池组件(1)的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最大功率跟踪模块(11),所述最大功率跟踪模块(11)的输入接至光伏电池组件(1),输出接至微处理器(2),同时所述蓄电池控制电路(3)包括一双向选择开关(301),双向选择开关(301)的输出分别接至逆变装置(5)和蓄电池单元(4)。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可调度型光伏发电并网电站,由于在系统中增加了一最大功率跟踪模块(11),最大功率跟踪模块(11)主要跟踪和检测光伏电池组件(1)发出的电能情况,并将跟踪结果输出给微处理器(2),微处理器(2)可根据这一结果控制逆变装置(5)的输出功率,这样一来就大大提高了所述的可调度型光伏发电并网电站的运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可调度型光伏发电并网电站,由于所述的蓄电池控制电路(3)包括一双向选择开关(301),同时所述双向选择开关(301)的输出分别接至逆变装置(5)和蓄电池单元(4),这样,在从光伏电池组件(1)输送到逆变装置(5)的电流不再需要通过蓄电池单元(4),显然这将减少蓄电池单元(4)的充放电次数和频率,从而提升了蓄电池单元(4)的寿命,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在不需要通过逆变装置(5)向本地交流负载(10)供电以及不需要向市电电网(9)输送电力时,微处理器(2)控制蓄电池控制电路(3),将光伏电池组件(1)发出的电力直接送入蓄电池单元(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显然得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态源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环态源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60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高安全性智能电动车
- 下一篇:一种用于农业室温的照明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