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锚固稳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85336.3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6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丁英利;张英奎;苏飞;杨新娜;李岩;曹永利;吴寅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
主分类号: | F16L1/20 | 分类号: | F16L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金杰;任清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锚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水网沼泽地区长输管道稳管及浮力控制的一种管道锚固稳管装置,涉及管道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长输管道施工时,经常穿越水网、沼泽地区,该区域地下水位高,易对埋地管线产生浮力,从而导致管线不固定,长时间在此状况下运行,会使管道疲劳甚至变形,给管道运行安全带来隐患。目前,长输管道在该区域的稳管和浮力控制方法一般采用配重式压重块或者装配式压重块,由于压重块预制周期长,运输困难、安装费用高,经常影响管道施工进度和项目费用。
CN201041259Y公开了一种抵抗沼泽水网地区管道浮力的固定管道的管道地锚,多条管道固定带横向跨过置于管沟内的管道,每条管道固定带两端的环钩挂在导入锚杆上端;对应一条管道固定带,两边各有一组锚固装置;该锚固装置是一根延长杆或彼此相连的多根延长杆与地锚头由延长杆接头连接,该技术能有效的将管道锚固,但在施工安装时安装深度大,施工成本高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水网沼泽地区长输管道稳管及浮力控制施工成本低、抗拔力强、锚固牢固的管道锚固稳管装置。
本锚固稳管装置的构成见图1-图4,与已有技术一样,由导入锚杆4、延长杆3、管道固定带5、固定带连接件8、延长杆连接件6、螺旋盘7、牺牲阳极1、定位盖2以及螺栓9组成。多条管道固定带5横向跨过置于管沟13内的管道12,每条管道固定带5两端的环钩挂在导入锚杆4上端;对应一条管道固定带5,两边各有一组锚固装置,该锚固装置是一根延长杆3或彼此相连的多根延长杆3与导入锚杆4由延长杆连接件6连接,延长杆3的上端偏下固连有固定带连接件8,固定带连接件8上有挂管道固定带5的钩,延长杆3的上端头由螺纹连接定位盖2,在定位盖2上由螺栓9固定牺牲阳极1;导入锚杆4定位后,周围形成泥浆体11。在实际使用时,根据情况可以增加延长杆3数量来增加锚固装置安装深度。延长杆3之间的连接也是用延长杆连接件6。其特征是延长杆3为空心杆,与导入锚杆4连接处有螺纹;导入锚杆4为空心杆,在导入锚杆4上开有多个注水泥浆的小孔10,杆外周有多个螺旋盘7(见图2);导入锚杆4上部有螺纹,由一有内螺纹的延长杆连接件6与该螺纹和延长杆3端部的螺纹配合,将延长杆3和导入锚杆4连接在一起;螺旋盘7为开口的螺旋环状,环口两端焊接在导入锚杆4上。
其中:
定位盖2为内螺孔外方的帽,其一外侧有2个固定牺牲阳极1的螺孔;
延长杆连接件6为有内螺纹的短管;
固定带连接件8为一侧有钩的圆管。
通过导入锚杆4分别注浆是在安装深度满足要求时,采用高压注浆的方法在导入锚杆4周围形成泥浆体11,用以改善水网区域地质状况,强化土壤层硬度,进而提高导入锚杆4的抗拔力,达到锚固稳管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导入锚杆与延长杆连接强度强,通过导入锚杆注浆可迅速加固水网地区软土层基础,增加了锚固抗拔力。
附图说明
图1锚固稳管装置的安装完成后的示意图
图2锚杆旋进安装示意图
图3导入锚杆、延长杆之间及延长杆之间连接示意图
图4锚杆端部安装示意图
其中:1-牺牲阳极 2-定位盖
3-延长杆 4-导入锚杆
5-管道固定带 6-延长杆连接件
7-螺旋盘 8-固定带连接件
9-螺栓 10-小孔
11-泥浆体 12-管道
13-管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例是一实验装置和构建方法,其构成如图1-图4所示,由导入锚杆4、延长杆3、管道固定带5、固定带连接件8、延长杆连接件6、螺旋盘7、牺牲阳极1、定位盖2以及螺栓9组成。多条管道固定带5横向跨过置于管沟13内的管道12,每条管道固定带5两端的环钩挂在导入锚杆4上端;对应一条管道固定带5,两边各有一组锚固装置,该锚固装置是一根延长杆3或彼此相连的多根延长杆3与导入锚杆4由延长杆连接件6连接,延长杆3的上端偏下固连有固定带连接件8,固定带连接件8上有挂管道固定带5的钩,延长杆3的上端头由螺纹连接定位盖2,在定位盖2上由螺栓9固定牺牲阳极1;导入锚杆4定位后,周围形成泥浆体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53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管道
- 下一篇:阀塞长行程螺旋结构自动排气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