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逆变器控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84336.1 | 申请日: | 201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7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伟;汪小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新焦点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7/42 | 分类号: | H02M7/42 |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吕晋英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逆变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逆变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载逆变器控制装置,通常包括前级控制单元与后级控制单元,其前级控制单元与后级控制单元均通过将其元器件直接焊接设置在逆变器主线路板上,然而由于当今社会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并且人为因素容易造成不良品增多,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成本更加低廉的车载逆变器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逆变器控制装置,包括前级控制单元与后级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级控制单元与后级控制单元分别独立集成设置在集成电路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工只需将集成后的前级控制单元电路板、后级控制单元电路板焊接在逆变器主线路板上,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以及成品率,从而使得企业生产成本更加低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前级控制单元包括前级电源输入模块、欠压报警与关断模块、过压保护模块过温保护模块、过载保护模块、前级PWM驱动控制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级电源输入模块分别给欠压报警与关断模块、过压保护模块一级前级PWM驱动控制模块供电,欠压报警与关断模块、过压保护模块、过温保护模块、过载保护模块分别控制前级PWM驱动控制模块。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后级控制单元包括后级电源输入模块、后级PWM驱动控制模块、短路检测模块、AC电压反馈模块、H桥驱动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级电源输入模块为后级PWM驱动控制模块供电,短路检测模块、AC电压反馈模块分别控制后级PWM驱动控制模块,后级PWM驱动控制模块驱动H桥驱动模块。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逆变器控制装置前级控制单元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载逆变器控制装置后级控制单元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与附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载逆变器控制装置,包括前级控制单元与后级控制单元,所述的前级控制单元与后级控制单元分别独立集成设置在集成电路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工只需将集成后的前级控制单元电路板、后级控制单元电路板焊接在逆变器主线路板上,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以及成品率,从而使得企业生产成本更加低廉。
前级控制单元包括前级电源输入模块、欠压报警与关断模块、过压保护模块、过温保护模块、过载保护模块、前级PWM驱动控制模块。前级电源输入模块分别给欠压报警与关断模块、过压保护模块一级前级PWM驱动控制模块供电,欠压报警与关断模块、过压保护模块、过温保护模块、过载保护模块分别控制前级PWM驱动控制模块。
后级控制单元包括后级电源输入模块、后级PWM驱动控制模块、短路检测模块、AC电压反馈模块、H桥驱动模块。后级电源输入模块为后级PWM驱动控制模块供电,短路检测模块、AC电压反馈模块分别控制后级PWM驱动控制模块,后级PWM驱动控制模块驱动H桥驱动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新焦点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新焦点科技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43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砟轨道板螺纹套管预埋件定位轴
- 下一篇:一种逆变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