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电机整流子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3808.1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0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章启策;孙碎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灵龙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3/00 | 分类号: | H02K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112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电机 整流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适用于手机、商务通等移动设备的整流子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电机整流子组件装配技术中,整流子包括换向器、轴和固定环,换向器由整流子片、塑料骨架和压圈组成,轴与固定环通过紧配压制成整流子芯组件,整流子芯组件与换向器通过胶水固定;换向器与线圈的接触面积过小,粘接换向器与线圈的胶水很容易从定位口流到转子主轴上,降低了电机的整体性能。且主轴、固定环及换向器组合在一起的电机整流子组件的装配工艺复杂,难度大;并且要将换向器固定在转子主轴上,一般采用先将主轴和固定环铆压成整流子芯组件,然后再将换向器粘合在主轴和固定环上,其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特别是微型电机的整流子组件装配工艺,由于微型电机体积很小,其整流子组件的装配工艺难度就更大。同时,为了使换向器准确地安装到位,在换向器上开挖有定位口;由于换向器要与线圈的内壁粘接在一起,就需要在换向器安装到位后,滴上胶水,如果定位口开口过多,胶水很容易从定位口流入转子,流到转子主轴上,在总装后与定子里磁钢和轴承形成干涉,降低电机的整体性能。定位口开口过多,也减少了换向器与线圈的接触面积,降低了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当整流子组件装配好以后,再将电刷安装到位与换向器上固定的导电片接触。为配合振动电机的微型设计需要,电刷的结构也越来越微小。
因此需要一种能与换向器紧密配合且装配简单,能提高电机的整体性能的整流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与换向器紧密配合且装配简单,能提高电机的整体性能的整流子。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电机整流子,包括主轴和用于与电枢绕组连通的整流子片,所述整流子片通过注塑方式固定在主轴上。
进一步,所述主轴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整流子片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凹槽为燕尾槽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将轴与整流子片固定为一体的注塑部件,所述注塑部件中间呈凸台形状;
进一步,所述整流子片至少为三个“L”形状的导电片;
进一步,所述导电片的长边沿主轴的轴向设置;
进一步,所述注塑部件上还设置有定位槽口,所述定位槽口正对导电片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将整流子片一次注塑在主轴上,其装配工艺也大为简化,降低了电机整流子组件难度,装配速度大为提高,也降低了装配成本,由于电机整流子组件模具一次注塑成型,取消了加工工艺繁琐反复对部件的装夹工序,消除了因此而造成的尺寸偏差,提高了产品品质,提高了电机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整流子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整流子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整流子组件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为整流子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整流子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整流子组件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微型电机整流子,包括主轴1和用于与电枢绕组连通的整流子片3,所述整流子片3通过注塑方式固定在主轴1上。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主轴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整流子片3的凹槽2;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凹槽2为燕尾槽式结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凹槽2内设置有将轴与整流子片3固定为一体的注塑部件4,所述注塑部件4呈中部直径大于两端部直径的凸台形状;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整流子片3至少为三个“L”形状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的长边沿主轴的轴向设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注塑部件上还设置有定位槽口5,所述定位槽口5正对导电片之间的间隙。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灵龙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灵龙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38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绕线转子电动机端部绕组并头结构
- 下一篇:风电节能评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