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以伸缩的皮带输送机机尾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3503.0 | 申请日: | 2010-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1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汪允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允岭 |
主分类号: | E21F13/00 | 分类号: | E21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9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以 伸缩 皮带 输送 机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设备,具体涉及煤矿井下皮带输送机末端长度可以伸缩变化的机尾。
背景技术
皮带输送机是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上使用的输煤设备,它将割煤机割下来的煤输送到立井,再通过立井提升装置送到地面。割煤机割下来的煤要经过刮板机送到皮带输送机机尾上,由于皮带输送机的高度高于刮板机的高度,刮板机无法将割煤机割下的煤运到皮带输送机上。目前大部分煤矿采用一台或多台转载刮板机进行中间转运,生产效率低,设备投入大。本申请人2010年申请的《皮带输送机可伸缩机尾》(申请号201010252792.3)和(申请号201020291331.2),有效的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但也有不足之处。
1、可伸缩机尾上没有皮带自动张紧装置,机尾回缩后,皮带松弛,只能靠皮带输送机上的张紧装置将皮带张紧,工作麻烦,影响工作效率。
2、内滑套的支承强度还不够好,滑套伸缩运动时,摩擦阻力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伸缩的皮带输送机机尾,利用两组套装的外滑套、内滑套和内管组成尾架,由升降油缸抬起,伸缩油缸驱动滑套移动,实现机尾伸缩。可伸缩机尾上还设置皮带自动张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以伸缩的皮带输送机机尾,包括与皮带输送机机架连接的尾架、安装在尾架上的多根托辊和可移动槽型托辊;所述的尾架包括:外滑套、内滑套、升降油缸II和伸缩油缸II;所述的外滑套和内滑套均为两根,内滑套套装在外滑套的孔中,内滑套外端与皮带机机架连接;所述的升降油缸II为四只,其缸体垂直固定在外滑套的两端;所述的伸缩油缸II为两只,其缸体和活塞杆分别连接外滑套和皮带机机架;所述的可移动槽型托辊安装在内滑套上,所述的多根托辊安装在外滑套上;尾架上有同步分流马达和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架上设置皮带自动张紧装置;在外滑套的外端还设置内管,所述的内管滑配合插装在外滑套的孔中,内管的外端设有升降油缸I;伸缩油缸I为两只,其缸体和活塞杆分别连接外滑套和内管。
所述的皮带自动张紧装置包括:张紧轮I、张紧轮II和导向轮,所述的张紧轮I通过轴承座I安装在外滑套上;所述的张紧轮II通过轴承座II安装在内滑套上,所述的外滑套上有开口槽,轴承座II从开口槽穿过;所述的导向轮安装在外滑套上;下输送带按顺时针方向绕过张紧轮II之后按逆时针方向绕过张紧轮I,再绕过导向轮后进入机尾滚筒。
所述的内滑套与外滑套接触面之间设置滚动体II,所述的滚动体II嵌装在内滑套的外壁上,或者嵌装在外滑套的内壁上。
所述的外滑套与内管接触面之间设置滚动体I,所述的滚动体I7通过滚珠座安装在外滑套与内管之间。
所述的滚动体I和滚动体II为球体或圆柱体。
所述的升降油缸I和升降油缸II通过油管与同步分流马达连接,同步分流马达通过油管与控制阀连接;所述的伸缩油缸I和伸缩油缸II通过油管与控制阀连接。
所述的伸缩油缸II为多级缸。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1、可伸缩机尾与刮板机对接,无需转载机转运,工作效率高,设备投资费用低。
2、采用液压缸进行机尾的抬起和伸缩,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3、设置皮带自动张紧装置,机尾伸缩不影响皮带张紧度。
4、利用井下支护用液压站作为本机液压元件的动力源,节省设备投资。
5、可与44型、80型和150型多种型号的皮带输送机配合使用,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观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A--A剖面放大图。
图5为图1的B--B剖面放大图。
图中:1、升降油缸I,2、升降油缸II,3、内管,4、机尾滚筒,5、伸缩油缸I,6、滚珠座,7、滚动体I,8、外滑套,8-1、开口槽,9、内滑套,10、滚动体II,11、可移动槽型托辊,12、皮带机机架,13、托辊,14、上输送带,15、下输送带,16、轴承座I,17、张紧轮I,18、张紧轮II,19、轴承座II,20、导向轮,21、伸缩油缸II,22、同步分流马达,23、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允岭,未经汪允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35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