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塑复合汽车车身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2934.5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5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林宝树;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方大滚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3/00 | 分类号: | B62D23/00;B62D29/04 |
代理公司: | 烟台信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102 | 代理人: | 丛维东 |
地址: | 26400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汽车 车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等各种机动车辆的车身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塑复合汽车车身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汽车车身多半采用钢板结构,车身重量大、燃油经济性不好,虽然目前出现了一些塑料车身结构,但是由于其结构不合理,车身强度较低,安全性较差,适合低速车辆的使用,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车身强度高、重量轻、安全可靠的铝塑复合汽车车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铝塑复合汽车车身,其特点是车身是由高强度整体铝合金车架与塑料外观覆盖件组合而成。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高强度整体铝合金车架由顶梁、底盘、立柱、前支架和后支架组成一个整体。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顶梁为贯通式结构,顶梁和底盘内部分别设有加强支撑筋。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在车架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缓冲吸能区。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车身是由高强度整体铝合金车架与塑料外观覆盖件组合而成,这样在保证车身强度的条件下,可显著减轻车身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在铝合金车架主体不改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塑料覆盖件的外观,可快速实现车型的转换,提高经济效益;高强度整体铝合金车架由顶梁、底盘、立柱、前支架和后支架组成一个整体,在车身需要高强度的地方使用高强度的材料和结构,保证了车身的强度,提高了安全性;顶梁为贯通式结构,顶梁和底盘内部分别设有加强支撑筋,进一步增加了强度;在车架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缓冲吸能区,保证了碰撞时,车身自动溃缩,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盘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铝塑复合汽车车身,参照图1,车身是由高强度整体铝合金车架1与塑料外观覆盖件2组合而成,这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
实施例2,一种铝塑复合汽车车身,参照图1、图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高强度整体铝合金车架1由顶梁3、底盘4、立柱5、前支架7和后支架9组成一个整体,顶棚201、尾翼202、后围上盖板203、后面板204、后围板总成205、底板206、侧裙板207、前围板总成208、前面板209为塑料外观覆盖件2,覆盖在高强度整体铝合金车架1,组成完整的车身,其他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一种铝塑复合汽车车身,参照图1、图2、图3、图4,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是顶梁为贯通式结构,顶梁3和底盘4内部分别设有加强支撑筋6,其他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
实施例4,一种铝塑复合汽车车身,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在车架1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缓冲吸能区8,其他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方大滚塑有限公司,未经烟台方大滚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29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窗、幕墙自然通风器
- 下一篇:一种锥棱复合反射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