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挡车装置的天线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82723.1 | 申请日: | 201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4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林威廉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国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爱国者精密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林威廉 |
| 主分类号: | H01Q1/42 | 分类号: | H01Q1/42;H01Q1/22;B61K7/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轨道交通 车辆 挡车 装置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轨道道路交通车辆的挡车装置的天线装置,便于控制轨道交通车辆。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自火车发明以来得到广泛的发展,迄今轨道交通已经涵盖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磁悬浮列车、铁轨机车等。轨道交通车在不行使的情况下停靠在轨道上,为了便于车辆的固定和避免车辆沿轨道溜车,挡车装置成为轨道交通车停靠的制动/止挡装置。
现有技术的用于铁路等轨道交通的挡车装置也称之为铁鞋,该挡车装置由钢铁等金属材料制成,包括与轨道配合安装的底板和与底板一体形成的挡车臂,底板为配合与轨道安装,底板为长矩形板的尖板,横截面呈形的底板和向上与底板呈弧形斜坡的踏板。当轨道车辆需要停靠时,将挡车装置的底板与轨道扣合,轨道车的车轮压在尖板上,车轮的前端面压靠于踏板形成的斜坡面,由此使得轨道车止动而避免前行或溜车;当轨道车需要行使是,将挡车装置从轨道上移动即可。
上述现有技术的挡车装置在使用时,需人工检测其使用状态,若出现操作失误或者检测出错,则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亟需发展一种智能轨道交通挡车装置及监测系统,便于即时通讯监测挡车装置的状态并预警,成为当前轨道交通的挡车装置智能化发展的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挡车装置的天线装置,可通过天线装置收发信号的同时,又能避免天线受到损害,提高天线通信的准确性,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挡车装置的天线装置,该无线装置包括无线收发装置和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利用非无线信号屏蔽材质制造成,所述的无线收发装置设置于防护装置内。
所述的无线收发装置竖直安装于防护装置内部。
所述防护装置安装了无线收发装置的部分露出挡车装置。
所述的防护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所述无线收发装置安装于第一壳体内,第二壳体安装于第一壳体外。
所述第一壳体为底部开口的中空体,第一壳体的形状与挡车装置的形状相配合并部分安装于挡车装置内,第一壳体安装无线收发装置的部分露出挡车装置。
所述第二壳体内部中空,第二壳体与挡车装置组装的一端形成开口端并与挡车装置嵌扣固定,所述第一壳体安装无线收发装置的部分封闭安装于第二壳体内。
所述第一壳体安装无线收发装置的部分的顶部形成竖直向上突出的天线收容腔,所述无线收发装置竖直位于所述天线收容腔内。
所述的第二壳体与挡车装置组装固定的开口端形成两侧叶片,所述两侧叶片分别夹持挡车装置两侧并与挡车装置安装固定。
所述无线收发装置为差频无线通信装置。
所述无线收发装置的收发频率为433MHZ。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脱离了现有技术的完全机械结构的制动装置,增加能够实现智能传输信号的天线装置;
第二、通过在轨道交通车辆的挡车装置上增加防护装置,确保安装在其内的无线收发装置及其他电子元件能够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保证正常工作,而不会受到外界侵扰,也容易破损;
第三、通过无线装置收发信号实现智能化的挡车装置,轨道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准确检测得知轨道交通车辆是否停靠,可以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
第四、利用非无线信号屏蔽材质制造成的防护装置,在保证防护装置内电子元件的同时,又不影响无线收发装置对信号的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车辆的挡车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车辆的挡车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车辆的挡车装置显示通讯装置的部分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车辆的挡车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车辆的挡车装置显示天线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车辆的挡车装置显示天线装置的部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国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爱国者精密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林威廉,未经爱国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爱国者精密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林威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27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在插座上的接线端子
- 下一篇:空腔滤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