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啤酒保鲜瓶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82605.0 | 申请日: | 201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1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孙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杰 |
| 主分类号: | B65D85/73 | 分类号: | B65D85/73;B65D51/28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崔滨生 |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啤酒 保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啤酒瓶,具体地说,涉及对现有的啤酒瓶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的啤酒瓶是采用玻璃制成。玻璃啤酒瓶存在的问题是,1、瓶体重,体积大,搬运费力,携带不便。2、由于瓶体重和体积大,运输成本高。3、玻璃瓶易碎,容易伤人。4、啤酒瓶的内部容积大于需灌装的啤酒量,因此,啤酒灌入瓶内以后,会留出一段空隙。这部分空隙将被空气和CO2的混合体所占有,而其中的气量即称为瓶颈空气。以640mL的玻璃瓶为例,瓶内容积为670mL,灌装的有效容积为640mL,瓶颈部分的空隙为30mL,假如全部为空气所占有,则瓶颈空气含量约达30mL,折合氧气的含量为8.4mg,如果全部溶解在瓶内的啤酒中,对640mL啤酒的溶解氧浓度为13.125mg/L,而氧对啤酒造成影响的浓度是0.5mg/L,若超过2mg/L,对啤酒的稳定性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应当设法排出瓶颈空气,减少啤酒溶解氧的含量。一些啤酒生产企业曾试图减少瓶颈空间,以降低不利影响,但工艺复杂,效果不佳,未能实施。5、玻璃瓶功能单一,不具有保鲜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啤酒保鲜瓶,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具有保鲜功能,影响啤酒品质,以及瓶体重,体积大等问题。
为了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啤酒保鲜瓶,包括瓶体和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内面上设有充有氮气的氮气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氮气腔呈杯体状,所述杯体上口开有至少一个氮气释放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杯体高度略高于所述瓶盖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杯体高度与所述瓶盖高度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杯体高度略低于所述瓶盖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瓶盖内面与所述杯状氮气腔由卡钩和卡槽连接,或通过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瓶体是由塑料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所述塑料材料为PET,或PVC。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在瓶盖内面设有一个杯状氮气腔,内充有氮气,能够向啤酒中注入氮气,增加窜沫,拥有大量的气泡升起,在酒杯口形成洁白细腻的泡沫堆积,泡沫持久挂杯,并具有保鲜作用,提高了啤酒的品质。
2、塑料瓶体,重量轻,体积小,便于运输和携带。
3、塑料瓶体承压能力增强,运输和搬运过程中不易破碎,避免了伤人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啤酒保鲜瓶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瓶盖部位放大图;
1、啤酒瓶体;2、瓶盖;2-1、卡钩;3、氮气腔;3-1、卡槽;3-2、氮气释放口;4、氮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啤酒瓶体1采用PET塑料制成。在瓶盖2的内面上设有一个杯状氮气腔3,该氮气腔3内充注有氮气4,杯体上口开有一个氮气释放口3-2。在瓶盖2的内面上设有卡钩2-1,杯体上口具有卡槽3-1,杯状氮气腔3通过卡槽3-1与卡钩2-1连接固定。
就具体技术方案而言,瓶盖2的内面具有环形筒状卡钩板,该环形筒状卡钩板外面有一圈凸出的卡钩2-1,而杯状氮气腔3的相对应位置设有一圈内凹的卡槽3-1,杯状氮气腔3通过卡槽3-1与卡钩2-1连接固定。作为变化,也可以将瓶盖2的内面的环形筒状板上形成外螺纹,而杯状氮气腔3上口内形成内螺纹,两者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充氮和上盖过程如下:将很多带有氮气腔的瓶盖2放入一个密封容器内,抽真空后,再向容器内充注氮气4,氮气4通过各瓶盖2上的杯状氮气腔3上的氮气释放口3-2注入到氮气腔3内,然后,通过密封的输送管道将已充氮的瓶盖2输送到上盖机,最后带有氮气腔3的瓶盖2与瓶体1旋紧。
本实用新型的瓶体容积可以是600毫升、550毫升、450毫升、350毫升和330毫升等。该保鲜瓶同样可以用来作饮料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杰,未经孙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26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体蜜糖包装提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