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散热组件的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1756.4 | 申请日: | 201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4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哲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哲元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H01L23/373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刘昌荣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散热 组件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散热组件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散热器结构,多为铝材经由挤型加工再裁切为适当长度而成(亦有铜材,但加工不易且成本较高,故较不普遍),由于加工技术的限制,通常铝挤型成型的散热器必须具有一定适当厚度,以确保其成型后具有固定的形状,以及一定的热传导性能,如此一来,虽然节省了电路板上的空间,但由于大多数的设计者多会将散热器设计为直立的结构,上述传统的铝挤型散热器(厚度较大)仍难以避免地造成电路板上的空间浪费;再者,由于铝挤型成型的半成品皆具有固定的断面形状,致使其加工完成的散热器亦无法有弯折的结构,故而,传统将铝挤型散热器直立设置于电路板上的结构中,较普遍的是将该散热器直接固定在电路板上的发热电子组件上,利用电子组件对散热器形成支撑,但这种方式仅适用于较大型的电子组件(如:功率晶体),而并不适用于较小型的各种电子组件,因此有其应用上的限制。
另有以螺栓由下方穿过电路板上预设的孔洞,再螺入散热器上对应的螺孔中,以使散热器得以被固定在电路板上,这种结构不但加工上极为不便,且若该电路板的线路较为复杂密集时,则无法设置供螺栓通过的孔洞,此亦为其应用上的限制。
因此,又出现了如图1、2所示的支撑件5结构,其主要为一中段弯折的结构,在其一侧设有可支撑(或焊合)于电路板4上的底部51,于其另一侧则设有一插嵌部52,且该插嵌部52可对应于该散热器10上二预设相邻鳍片间所形成的一容置部101,藉由该插嵌部52伸入结合于容置部101内,而形成一定位,使散热器10得以经由支撑件5而直立设置于电路板4上;然而,这种结构不但结构上较为复杂、不易组装,同时,亦难以避免的有相同的散热器厚度所造成的大体积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式散热组件的改良结构,它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易且成本低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散热组件的改良结构,主要包括一散热组件,该散热组件主要以非铝金属成型为所需大小、形状的薄片体,且在该薄片体周缘的至少一边侧设有至少一横向弯折的基部,藉由该基部支撑在预设电路板上,使散热组件得以直立在该电路板上。
与传统的散热组件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散热组件,具有极薄的厚度,从而减少了占用的电路板空间,并降低了产品的整体重量;同时,由于其整体结构被有效简化,因此,还可以降低材料及组装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散热器与相关支撑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现有散热器与支撑件的组合应用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与相关电子组件的组合平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情形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散热组件 10:散热器
101:容置部 11:基部
12:插嵌部 13:固定部
14:电镀层 2:导热层
3:电子组件 31:发热部
32:固定组件 4:电路板
41:插孔 5:支撑件
51:底部 52:插嵌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有更具体的了解,现结合图示的实施方式,详述如下:
请参阅图3至5所示,明显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要包括:散热组件1及导热层2等部分,其中该散热组件1以非铝金属(可为马口铁或其它金属表面施以电镀而形成一电镀层14)成型为所需大小、形状的薄片状,且在该散热组件1的周缘至少一边侧设有复数横向弯折的基部11,并在该基部11的延伸末端设有一弯折的插嵌部12,在该散热组件1上另设有一定位部13(可为一螺孔),该定位部13可供一固定组件32贯穿结合一外部发热的电子组件3,使该电子组件3的发热部31与散热组件1之间形成紧密接触,导热层2为一导热性极佳的涂料,其可经由喷涂、涂布或其它方式成型于该散热组件1(电镀层14)表面,以有效提升热传导效果。
在实际应用时,可在该电路板4上对应散热组件1设置位置设有一插孔41,以供散热组件1的插嵌部12伸入而形成定位,再配合基部11支撑于电路板4表面,可使该散热组件1得以稳固地直立于电路板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哲元,未经吴哲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17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扇
- 下一篇:三缸往复泵用三拐四支点组合式曲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