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田管式抽油泵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1712.1 | 申请日: | 201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5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璞;柳连山;刘涛;李洪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科腾圣隆石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F04B53/14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郑贤明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抽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抽油机采油过程中应用的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大部分采油方式均采用管式抽油泵,其原理是抽油泵柱塞在抽油杆的带动下,相对泵筒作往复运动,并在单向阀的作用下来实现采油,由于柱塞需做往复运动,柱塞与泵筒一定留有合适的间隙,抽油杆在带动柱塞提升采油时此间隙在油压的作用下,必定产生一定的漏失,长此以往,积累的漏失量很大,造成大量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田管式抽油泵,它有效的防止了抽油泵工作时运动间隙所产生的漏失,提高了采油量。
油田管式抽油泵,它包括泵筒和柱塞总成,柱塞总成包括柱塞上接头,游动凡尔阀Ⅰ,中间段,开口膨胀合金环Ⅰ,游动凡尔阀Ⅱ,开口膨胀合金环Ⅱ,柱塞下接头;所述的柱塞总成还包括磁能系统Ⅰ、磁能系统Ⅱ和纳米级高粘度磁流体;所述的磁能系统Ⅰ套装在中间段上,磁能系统Ⅰ包括磁钢Ⅰ,极靴Ⅰ,隔垫Ⅰ,垫圈Ⅰ;磁能系统Ⅱ套装在柱塞下接头上,磁能系统Ⅱ包括磁钢Ⅱ,极靴Ⅱ,隔垫Ⅱ,垫圈Ⅱ;纳米级高粘度磁流体分布在磁能系统Ⅰ、磁能系统Ⅱ和泵筒的间隙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油田管式抽油泵,所述的柱塞总成还包括纳米级高粘度磁流体、磁能系统Ⅰ和磁能系统Ⅱ;磁钢的磁能通过极靴集中在极靴的顶端,产生环形磁场,纳米级高粘度磁流体在环形磁场的作用下形成了多级O型密封环,从而达到密封的目的;它有效的防止了抽油泵工作时运动间隙所产生的漏失,提高了采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油田管式抽油,它包括泵筒17和柱塞总成,泵筒17内设有柱塞总成,柱塞总成包括柱塞上接头1,游动凡尔阀Ⅰ2,开口膨胀合金环Ⅰ3,中间段4,磁能系统Ⅰ,游动凡尔阀Ⅱ9,开口膨胀合金环Ⅱ14,磁能系统Ⅱ,柱塞下接头15;所述的中间段4的一端与柱塞上接头1连接,中间段4的另一端与柱塞下接头15连接,游动凡尔阀Ⅰ2设在柱塞上接头1内,开口膨胀合金环Ⅰ3设置在柱塞上接头1外圆环槽内,磁能系统Ⅰ套装在中间段4上,磁能系统Ⅰ包括垫圈Ⅰ5,磁钢Ⅰ6,极靴Ⅰ7,隔垫Ⅰ8;游动凡尔阀Ⅱ9设在中间段4内,磁能系统Ⅱ套装在柱塞下接头15上,磁能系统Ⅱ包括垫圈Ⅱ10,磁钢Ⅱ11,极靴Ⅱ12,隔垫Ⅱ13;开口膨胀合金环Ⅱ14设在柱塞下接头15外圆环槽内,纳米级高粘度磁流体16分布在磁能系统Ⅰ、磁能系统Ⅱ与泵筒17的间隙内;磁钢的磁能通过极靴集中在极靴的顶端,产生环形磁场,纳米级高粘度磁流体在环形磁场的作用下形成了多级O型密封环,从而达到对间隙密封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科腾圣隆石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沈阳科腾圣隆石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17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产科手术床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护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