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串行通用端口测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1423.1 | 申请日: | 201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5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化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67 | 分类号: | G06F11/2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行 通用 端口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串行通用端口进行测试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串行通用端口(即COM口)测试中,通常是用回路装置进行RS232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测试,其中,RS232指的是个人计算机上的通讯接口之一,是由电子工业协会(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EIA)所制定的异步传输标准接口,通常RS-232接口以9个引脚(DB-9)或是25个引脚(DB-25)的型态出现,一般个人计算机上会有两组RS-232接口,分别称为COM1和COM2。
目前在主机板上出现用普通的回路装置测试不了的情况,此情况是当RS232的驱动和接收芯片工作在一种自动关机(auto shutdown)的工作模式下,该工作模式的特点是:当外部没有信号或COM线断开的时候,该RS232的驱动和接收芯片自动关闭,供电电流将减少到1uA,以达到节约电能的要求,但这种自动关机的工作模式会令RS232的驱动和接收芯片无法启动,从而无法用回路装置进行RS232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测试。
由于节能是未来的一种趋势,今后的具有COM口的产品设计很可能要采取此自动关机的工作模式,因此,在需要进行RS232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测试时,需要外接计算机,才能让启动串行通用端口的驱动和接收芯片,从而令串行通用端口产生通讯,才进行用回路装置进行RS232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测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自动关机的工作模式下不需要外接计算机也可启动串行通用端口的驱动和接收芯片的串行通用端口测试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串行通用端口测试装置,主要适用于串行通用端口在自动关机的工作模式下不需要外接计算机启动串行通用端口的驱动和接收芯片,其中,该装置主要包括:串行通用端口;电源,其与该串行通用端口电性连接,用以提供该串行通用端口电源、以启动串行通用端口的驱动和接收芯片;以及回路测试装置,其与该串行通用端口连接,用以对该串行通用端口进行测试。
较佳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串行通用端口测试装置,其中,所述电源为3伏的电池,用以提供该串行通用端口的电源,以启动串行通用端口的驱动和接收芯片,从而对该串行通用端口进行RS232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测试。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串行通用端口测试装置,不需要外接计算机,就能启动串行通用端口的驱动和接收芯片,以让串行通用端口产生通讯,从而可用回路装置进行RS232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测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串行通用端口与电源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串行通用端口测试装置,不需要外接计算机,就能启动串行通用端口的驱动和接收芯片,以让串行通用端口产生通讯,从而可用回路装置进行RS232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测试。
首先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示意图。所述串行通用端口测试装置主要包括:串行通用端口101、电源102以及回路测试装置103。
其中,所述电源102,其与该串行通用端口101电性连接,用以提供该串行通用端口101电源,以启动串行通用端口101的驱动和接收芯片;所述回路测试装置103,其与该串行通用端口101连接,用以对该串行通用端口101进行测试。
再请参考图2所示,为串行通用端口与电源连接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可使用3伏的纽扣电池,所述串行通用端口101以具有9个引脚的串行通用端口为例,将3伏的纽扣电池的正负极分别连接至该具有9个引脚的串行通用端口的引脚9、引脚5上,从而提供该串行通用端口101电源,以启动串行通用端口101的驱动和接收芯片,从而对该串行通用端口101进行RS232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14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生模式动物鱼类鱼卵自动收集养殖缸
- 下一篇:智能转盘式随机转向出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