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元催化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80234.2 | 申请日: | 201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4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元 催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排气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元催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排气系统的主要结构多为三元催化器、波纹管、消声器的组合,三元催化与波纹管多为距离发动机排气歧管或者增压器出口距离越近则性能最佳,三元催化器距离排气出口距离越近,则起燃时间越短,波纹管距离排气出口距离越近,对发动机的振动衰减越好,而在常规的布置中,二者不可能同时兼得。随着国家对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法规的日益严格,为了缩短三元催化器的起燃时间,往往会将三元催化器放在排气出口位置,这已经成为目前设计排气系统的趋势,这样波纹管就只能后移,从而使波纹管对发动机的振动衰减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元催化器,能够使三元催化器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振动衰减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三元催化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载体,壳体包括进气端盖和出气端盖,所述壳体还包括过渡管,所述过渡管两端部分别固接进气端盖与出气端盖,所述的过渡管为波纹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采用上述结构以后,波纹管与三元催化器合二为一,从而使三元催化器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振动衰减性,同时利用了三元催化器通常放置在排气出口位置的特点,将三元催化器的起燃时间和波纹管对发动机的振动衰减性同时达到了最佳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三元催化器,包括壳体10和设置于壳体10内的载体20,壳体10包括进气端盖11和出气端盖12,所述的壳体10还包括过渡管13,所述的过渡管13两端部分别固接进气端盖11与出气端盖12,所述的过渡管13为波纹管,如图1所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进气端盖11与出气端盖12外形均呈喇叭口状,其大端部分别固接过渡管13的两端,从而确保在现有的三元催化器使用环境下均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以降低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和使用成本。同时,为保证过渡管13正常运作,所述进气端盖11的大端部内壁与载体20一端的外周壁固接,载体(20)的另一端则呈悬臂状。
进一步的,过渡管13的两端部内壁分别固接进气端盖11和出气端盖12的外周壁,为进一步避免载体20工作时与出气端盖13大端产生干涉现象,所述的过渡管13轴向长度大于载体20的轴向长度。
由于过渡管13为软质部件,而载体20则整体呈一端悬置状,为避免载体20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自由端撞击出气端盖13处,优选方案是将出气端盖13大端部内径设为大于载体20外径。
由于过渡管13为软质材料,,为防止过渡管13在工作时受力变形过大而导致本实用新型无法正常工作,过渡管13外周套设有定位套14,以用于约束并引导过渡管13的形变程度及方向,同时,定位套14的两端分别固接进气端盖11与出气端盖12,所述的定位套14外壁呈网纹状。
进一步的,定位套14的轴向长度与过渡管13的轴向长度吻合。
为使进气端盖11和出气端盖12与过渡管13和定位套14间可靠固接,壳体10还包括卡环15,所述的卡环15卡接在过渡管13和定位套14的两端部,所述卡环15分别与进气端盖11和出气端盖12间固接。
更进一步的,为补偿进气端盖11和出气端盖12两者在其大端端面处的外径偏差,确保过渡管13和定位套14均衡受力的同时避免过渡管13内壁与载体20的悬置自由端之间发产生干涉,本实用新型在进气端盖11的大端部外周壁上设有与卡环15相配合的环状凸起111,并保证环状凸起111的外径与出气端盖12大端部外径吻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02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