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绞机滚筒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79391.1 | 申请日: | 201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0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清悦;赵玲艳;李迅波;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民兴电缆有限公司;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 地址: | 523705 广东省东莞市凤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绞机 滚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绞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绞机滚筒。
背景技术
管绞机是线缆生产的重要设备。管绞机主体是长度大约7米、外径大约0.7米、厚度十几毫米的两端封闭的圆柱形滚筒,滚筒两端通常采用滚动轴承支撑,滚筒的中部另加一或两个支承轮,支承轮与滚筒外圈构成滚动运动副。在滚筒筒壁两侧,设置有用于在滚筒内腔安装导线盘而开设的数对矩形通孔,总重大约320公斤的线盘安装在滚筒内部。
管绞机工作时滚筒绕固定轴旋转,由于滚筒自身重量以及内部所装线盘的原因,产生一定程度的弯曲现象,当管绞机在工作时,滚筒的弯曲将导致管绞机与中部支承之间的机械冲击,进而产生较大的机械噪音。
为消除机械冲击形成的噪声,目前的较好解决方案是改善支承结构,弃用支承轮,改用滚柱轴承做支承。对于气流产生的噪声,目前的方案是用防护罩,从外部将滚筒全部封闭在防护罩内,来隔断噪声。两者均有明显消声效果。但是滚筒本身的结构并没有改变,滚筒本身的弯曲变形仍然存在,管绞机工作时滚筒弯曲变形会对轴承形成很大冲击,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因此并不能圆满解决噪声问题。支撑部分更换为滚动轴承,也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抗弯刚度好,改造成本低的管绞机滚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管绞机滚筒,包括筒体,筒体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均布于筒体的外壁上,所述通孔两侧的筒体的内管壁上设置有降噪结构,所述降噪机构是由两根轴向筋条分别与两根竖向筋条连接构成的框形体,所述轴向筋条沿与筒体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竖向筋条垂直于所述轴向筋条。
其中,还包括加强筋,加强筋两端与两根竖向筋条连接,与轴向筋条平行设置。
其中,所述加强筋与两根轴向筋条等距设置。均匀设置,有利于增强抗弯效果。
其中,所述两根轴向筋条相对于筒体的轴心的夹角为12°。是为避免当在筒体内安装线圈时因为轴向筋条过于靠近开孔边缘,造成轴向筋条与线圈之间碰撞现象。
其中,所述竖向筋条、加强筋和轴向筋条的厚度与筒体的厚度相同,高度是厚度的两倍。
其中,所述轴向筋条的长度比通孔的长度长10cm。这是因为筒体上的方形孔部位抗弯刚度较低,为改善上述状况,竖向筋条长度每一侧均比开孔长度长出10cm,提高这一薄弱部位的抗弯能力。
其中,所述降噪结构与筒体一体铸造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一种管绞机滚筒,包括筒体,筒体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均布于筒体的外壁上,所述通孔两侧的筒体的内管壁上设置有降噪结构,所述降噪机构是由两根轴向筋条分别与两根竖向筋条连接构成的框形体,所述轴向筋条沿与筒体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竖向筋条垂直于所述轴向筋条。本实用新型中沿滚筒轴线方向的竖向筋条和与之垂直方向设置的横向钢条的组合可以改善不同方向上滚筒抗弯刚度的提高,可以减小相同工作条件下的筒体弯曲变形,进而减小机械噪声。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绞机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筒体,2-通孔,3-竖向筋条,4-轴向筋条,5-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一种管绞机滚筒,包括筒体1,筒体1上设置有多个通孔2,所述通孔2均布与筒体1外壁上,所述通孔2两侧的筒体1的内管壁上设置有降噪结构,所述降噪机构是由两根轴向筋条4和两根竖向筋条3构成的框形体,所述竖向筋条3沿筒体1的轴线方向分别设置于通孔2的两侧的内管壁上,所述横向钢筋条沿与筒体1轴线垂直方向设置,并且与竖向筋条3的端部连接。
其中,所述竖向筋条3垂直于所述轴向筋条4。此结构为长方形框体结构,竖向筋条3必须沿与筒体1轴线平行方向布置,因为沿此方向布置时,竖向筋条3的长度最短,抗弯性能最好,与竖向筋条3垂直设置的轴向筋条4将三条竖向筋条3连成一体,起到共同提高抗弯刚度的作用。
其中,所述加强筋5与两根轴向筋条4等距设置。均匀设置,有利于增强抗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民兴电缆有限公司;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未经东莞市民兴电缆有限公司;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93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流变换器
- 下一篇:高安全场所用分支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