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充电电池的电池固定块卡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9136.7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4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许佑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佑正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充电电池 电池 固定 块卡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可组合充电电池的电池固定块卡合结构,尤指一种利用简单的结构与组合方式即可组合充电电池的电池固定块卡合结构。
背景技术
科技的日益昌明,导致使用携带型的器具越来越多。小型的如笔记型计算机、工作站或通信器材等,大的如近来开发的油电混合车,电动汽、机车,电动搬运车,甚至轨道车辆等。所以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多元化,且因着许多的负载因其需求功率及电气要求的特性不同,大都是以多数个充电电池适当地串、并联组合,来提供所需的额定电压或电流。
然而,习知技术中,会有适当的处所以供容纳充电电池的充电电池盒或电池座放置。这些充电电池盒或电池座皆是固定的格槽般大小,因此仅能适合标准规格尺寸的充电电池组合;若有空间或其它特殊电气需求的负载,则无法灵活配合应用。以目前能源危机与环保的需求,许多的工业与日常生活的应用,将会明显地偏向充电电池的应用。因此其充电电池多元化的配合将是越来越多的。
再者,在同一申请人前所请准的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号M352137所揭露的一种用于充电池的组合架结构图式。该专利的目的在于:(1)简易且灵活地透过导电组件在各充电极柱间的串、并联变化,达到满足各种负载电力上的不同需求;(2)组合架的体积大小与形状是可被自由改变的;(3)可供多数个充电池牢固地安装架设。然,以这样的架构,的确解决了前述无法配合多元化的应用的问题。但是,这样的结构仍然有其缺点,即过于复杂,组装比较耗费工时。因此,其制作成本一定是相对偏高的。甚者,若结构过于复杂,则若有组件少了或破坏了,其组合时的稳固性、安全性都是要考虑的因素,且这方面是极可能常发生的。
因此,如何有效地从较少的成本、简单的结构等各方面实质去解决习知技术中的众多缺点,已是熟悉该项技艺的人士所欲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组合充电电池的电池固定块卡合结构,以其简单但强固性良好的结构,可以灵活地配合各种负载所需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组合充电电池的电池固定块卡合结构,以其简单的结构可以避免过于复杂的组合程序,与组件短缺或破坏时产生的无法组合或组合时稳定性与安全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组合充电电池的电池固定块卡合结构,以其简单的结构可以简单的随机组合方式组合充电电池的电池固定块卡合结构,俾便于后续串、并联电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组合充电电池的电池固定块卡合结构,以较少的成本制作出该卡合结构。
一种可组合充电电池的电池固定块卡合结构,一具有六个角的六个外等边的块体,该块体具有第一面和一内环部分,以及该块体六个外等边形成的六个第二面;且其一第一面于该六角处每一处皆有一柱状体,该柱状体是自该第一面突伸出来,该六个第二面分别垂直于该第一面,每一个第二面都具有一嵌入式结构,以与另一个电池固定块卡合结构配合,该充电电池进入至该内环部分,以被固定。
其中,该嵌入式结构为下列任一种:公鸠尾槽结构与母鸠尾槽结构。
其中,该块体的第一面于该六角处每一处设有一柱状体,该柱状体自该第一面突伸出来。
其中,该充电电池可经由与第一面的端的相反端进入该内环部份。
其中,该电池固定块的块体每一个第二面具有嵌入式结构,且与另一个电池固定块卡合结构配合,以形成一蜂巢式固定结构。
其中,该蜂巢式固定结构是装设在充电电池组成的充电电池模块的两端固定。
其中,该包含蜂巢式固定结构的充电电池模块是安装一外壳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以提供充电电池最佳的定位,并配合空间提供最佳容积效率增进效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组合充电电池的电池固定块卡合结构相互嵌合的立体图;
图2是该可组合充电电池的电池固定块卡合结构相互嵌合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可组合充电电池的电池固定块卡合结构相互嵌合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可组合充电电池的电池固定块卡合结构相互嵌合后再固定同等数量的充电电池的立体图;
图5、图6与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封装一充电电池模块的步骤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封装后的该充电电池模块立体图。
符号说明
1块体 11角
12外等边 13内环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佑正,未经许佑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91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式电磁供电装置
- 下一篇:高压配电系统无功自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