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二维岩芯的填砂管组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9071.6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1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薛新生;张健;姜伟;舒政;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3/22;E21B4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二维 填砂管 组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填砂管装置,属于油田注聚领域中提高采收率的室内模拟工艺中的地层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注聚领域中,通过将流体流经岩芯或填充了石英砂或露头砂的岩芯填砂管,然后通过记录相关的渗流参数如压力、流速等参数,获取需要的信息,为油田提高采收率的各种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目前,室内渗流流程中的岩芯或者填砂管多数是一维的。所谓一维就是岩芯或者填砂管都是等径的,在渗流相同的方向填砂管只有轴向长度的尺寸变化,没有径向的尺寸变化,这种模拟装置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驱替过程中随距离井筒中心距离的变化导致的渗流流速的变化,因此在室内模拟过程中存在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二维岩芯的填砂管组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拟二维岩芯的填砂管组合装置包括由至少两段紧密连接的不等径圆柱筒体组成的多级圆柱筒体;所述多级圆柱筒体上设有密封盖A和密封盖B;所述密封盖A和密封盖B上分别设有密封管线接头a和密封管线接头b,所述多级圆柱筒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取样口。
上述的填砂管组合装置,所述不等径圆柱筒体之间通过连接元件连接。
上述的填砂管组合装置,所述不等径圆柱筒体与所述连接元件之间为螺纹密封连接或过盈配合。
上述的填砂管组合装置,所述密封盖A和密封盖B与所述多级圆柱筒体均为螺纹密封连接或过盈配合,为所述多级圆柱筒体起到密封作用。所述密封盖A和密封盖B可以由能承受一定压力的材料制成。
上述的填砂管组合装置,所述密封盖A与所述密封管线接头a可为螺纹密封连接或过盈配合,所述密封管线接头a可与室内驱替管线紧密衔接以提供液流通道。
上述的填砂管组合装置,所述密封盖B与所述密封管线接头b可为螺纹密封连接或过盈配合,所述密封管线接头b可与室内驱替管线紧密衔接以提供液流通道。
上述的填砂管组合装置,所述取样口上设有密封盖C;所述密封盖C与所述多级圆柱筒体为螺纹密封连接或过盈配合。通过所述取样口可以获取驱替工作液样品,从而可以测试其压力等参数。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使用密封盖C封闭所述取样口的通道。
上述的填砂管组合装置,所述取样口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上述的填砂管组合装置,所述取样口可为3个。
上述的填砂管组合装置,所述多级圆柱筒体包括3段紧密连接的不等径圆柱筒体。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可以模拟工作液在地层渗流时由于距离井筒中心距离的变化导致的渗流速度的变化;可以模拟由于渗流流速的变化导致的工作液性能的变化。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油田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工艺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拟二维岩芯的填砂管组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模拟二维岩芯的填砂管组合装置如图1所示,图中各标记如下:1密封管线接头a、2密封盖A、3,5,8圆柱筒体、4,6接箍、7取样口、9密封盖B、10密封管线接头b、11密封盖C。
本实用新型的填砂管组合装置包括不等经的圆柱筒体3、圆柱筒体5和圆柱筒体8组成的多级圆柱筒体,用于提供变化的渗流通道;其中,圆柱筒体3和圆柱筒体5之间通过接箍4密封连接,圆柱筒体5和圆柱筒体8之间通过接箍6密封连接;圆柱筒体3上设有密封盖A2,圆柱筒体8上设有密封盖B9,用于对圆柱筒体3、5和8组成的多级圆柱筒体起到封闭作用;密封盖A2和密封盖B9均由不锈钢制成;密封盖A2和密封盖B9分别通过螺纹与圆柱筒体3和圆柱体8密封连接;密封盖A2上设有密封管线接头a1,密封盖A2与密封管线接头a1通过螺纹密封连接,用于与室内驱替管线紧密衔接以提供液流通道;密封盖B9上设有密封管线接头b10,密封盖B9与密封管线接头b10通过螺纹密封连接,用于与室内驱替管线紧密衔接以提供液流通道;圆柱筒体3、5和8上各设有1个取样口7,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将外界与圆柱筒体3、5和8连通,从而获取工作液进行性能测试;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使用密封盖C11封闭取样口7的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西南石油大学,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90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病害快速修复工程车
- 下一篇:一种潜孔钻机钻孔过程数据的实时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