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整体密封式保温配重管道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77421.5 | 申请日: | 201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5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通;张晓灵;曹静;李清平;孔瑞林;杨加栋;杜宝银;金广龙;韩雪艳;梁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59/10;F16L57/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叶青 |
| 地址: | 100016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整体 密封 保温 配重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底管道保温配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海洋工程用输送油气、水等介质的保温配重管道。
背景技术
目前在海洋、江河、湖泊以及沼泽地等环境中铺设输送原油、水、化工介质等的钢质管道,通常在钢管外表面依次采用防腐层、保温层、外防护管、混凝土配重层,再加设管端防水帽的结构。外防护管需要事先预制,主要是在内壁做电晕极化处理,以使其与保温层紧密结合。但是外防护管在存放过程中,其内壁的电晕效果会随存放时间的延长而衰减,影响其与保温层结合的紧密度,外力作用下保温层与外防护管内壁易脱开,造成界面滑移。
同时,上述结构的外防护管外壁通常采用机械拉毛方式加工成带螺旋刻槽的外表面,以提高其与混凝土配重层的结合性能,防止出现外护管管体与混凝土层相对滑移、脱落的现象。但是,外护管外壁采用机械拉毛方式所加工成的螺旋刻槽易出现尖角毛刺,从而形成应力集中,降低外护管管壁抗拉、抗弯曲性能,在外力作用下管壁易断裂。而且,机械拉毛刻槽工艺所需要的外防护管净壁厚一般在8毫米以上,管壁较厚,导致成本高。
此外,外护管端部需用防水帽将保温层密封,但保温层与防水帽很难做到紧密贴合,往往防水帽与保温层端面间会形成环形缝隙缺陷,而且防水帽对基材处理程度要求也较高,外防护管管面和钢管防腐层表面均需认真清理打毛,施工难度大,质量不易保证,;另外防水帽要人工烤制,对操作工人的技能水平要求严格,烤制质量也不易保证。故而,防水帽密封性能不易保证,使用中水易浸入保温层,致使降低管道的保温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保温配重管道层间易滑移脱开,管壁易断裂,密封保温效果不佳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制作简单的水下整体密封式保温配重管道,其抗拉、抗弯曲性能高,防水密封效果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水下整体密封式保温配重管道,包括钢管,所述钢管表面依次设置有防腐层、保温层、具有极性的胶粘剂结合层、防护层和混凝土配重层。
所述胶粘剂结合层的厚度为100~300μm。
所述胶粘剂结合层和所述防护层包覆至所述保温层端面,并延长包覆于管端所述防腐层。
所述胶粘剂结合层和所述防护层延长包覆于管端所述防腐层的长度为75~250mm。
所述防护层外表面粘附有熔渣而形成粗糙表面,其锚纹深度为100~300μm。
所述防护层的厚度为3~8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的胶粘剂结合层由极性材料制成,能够与保温层和防护层牢固结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外防护管内壁电晕效果衰减而造成保温层与外防护管内壁易脱开、界面滑移的现象,提高了保温层与防护层之间的抗剪切能力,其与防腐层、保温层以及防护层相结合,抗剪切强度可达0.1~0.6Mpa。
(二)本实用新型的胶粘剂结合层和防护层包覆整个保温层的外表面及其端面,并延长包覆于管端未包覆保温层而裸露的防腐层,从而保证各层之间紧密结合、无缝隙缺陷,使管道形成了良好的整体防水密封性能。
(三)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层外表面分布与防护层材料相熔融的熔渣而形成粗糙表面,为防护层与混凝土配重层之间提供了可靠的抗滑移性能,可有效避免混凝土配重层移位、滑脱现象,提高了管道整体的抗剪切能力。
(四)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层表面不需要加工成螺旋刻槽,在外力作用下,不会出现因应力集中造成防护层断裂的现象,与此同时还降低了防护层壁厚,大大节约成本。
(五)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合理,加工简单方便,成本低,可充分满足水下保温配重管道整体防水密封及铺设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中:1:钢管,2:防腐层,3:保温层,4:胶粘剂结合层,5:防护层,6:混凝土配重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披露了一种水下整体密封式保温配重管道,包括最内层的钢管1,钢管1表面依次设置有防腐层2、保温层3、胶粘剂结合层4、防护层5和混凝土配重层6。
胶粘剂结合层4和防护层5包覆于保温层3的外表面以至端面,并延长包覆一段管端未包覆保温层3而裸露的防腐层2。胶粘剂结合层4和防护层5延长包覆于管端防腐层2的长度为75~2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74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双柱升举机
- 下一篇:多向调节的管路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