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汽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77265.2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9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廖志文;林毅;邱永锋;李勇;郑秀谦;龚圆杰;陈春恒;邢胜华;朱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38 | 分类号: | A47J36/3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44250 | 代理人: | 梁红缨 |
地址: | 5283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阀结构,特别是一种电饭煲等结构类似产品的蒸汽阀的结构,属于蒸汽阀结构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电饭煲等结构类似的产品均采用蒸汽阀进行排汽气,蒸汽阀由阀盖和阀座组成,一般分为两种典型结构,第一种是阀盖与阀座采用旋转配合的方式,阀盖与阀座的配合面设计为圆形,阀盖上设有旋转配合的卡槽,阀座上设有卡钩,绕配合面旋转阀盖或阀座时,卡槽与卡钩进行配合或者解除配合;第二种是阀盖一端通过转轴与阀座连接,阀盖另一端有一可以活动的卡扣,阀座相应位置有一凹槽,绕转轴转动阀盖时,阀盖上的卡扣与阀座上的凹槽进行配合或者解除配合。上述第一种结构适合于圆形蒸汽阀,其内部的空间可以达到最大,但方形蒸汽阀使用此种结构时,四个角部分的空间浪费,减小了蒸汽阀内存储蒸汽的容积,影响产品防止溢出的效果;第二种结构适合于方形蒸汽阀,但其零部件较多,安装复杂,容易损坏,可靠性低,而且要预留转轴和扣合部分的空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蒸汽阀内用于存储蒸汽的容积减小,降低蒸汽阀的防溢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设计新颖、结构简单、通过推靠滑动即能实现扣合安装、可靠性高、防溢出效果好的蒸汽阀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蒸汽阀结构,包括阀盖和阀座,其中阀盖和阀座的接触端面为相互配合的方形,其特征在于阀盖滑动扣合在阀座上。
所述阀盖的接触端面的左、右内侧壁上分别对称设置有一个以上“┍”型卡扣,沿接触端面在后侧壁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突出的“━”型卡块,阀盖的下表面前侧设置有突起的“┍”型限位扣,对应阀盖的接触端面,阀座在接触端面的内侧设置有环形凸起的限位导向台阶,对应卡扣,阀座的导向台阶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以上 “┗”型卡槽,对应卡块,导向台阶的后侧根部设置有一个以上水平凹进的“━”型导向定位槽,对应限位扣,导向台阶的前侧边沿上设置有限位槽。
所述阀盖的上表面靠后位置设置有凹坑。
所述所述阀座的接触端面的前端稍宽。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简单的卡扣和卡槽装置通过推靠滑动即能实现扣合安装的结构,最大限度的增大了方形蒸汽阀内用于蒸汽储存、破泡的有效容积,大大提升了蒸汽阀的防溢出能力,不但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方便实用,而且成本低廉,适用面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阀盖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阀盖的后视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阀座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蒸汽阀,包括阀盖1和阀座2,其中阀盖1为下端开口的腔体,阀盖上设有出气口14,阀座2为上端开口的腔体,阀座上设有进气口24,阀盖1和阀座2的接触端面为相互配合的方形,阀盖1滑动扣合在阀座2上,两者之间形成储存蒸汽的腔体。
如图2所示,所述阀盖1的接触端面的左、右内侧壁上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型卡扣11,沿接触端面在后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突出的“━”型卡块12,阀盖1的下表面前侧设置有突起的“┍”型限位扣13;
如图3所示,对应阀盖1的接触端面,阀座2在接触端面25的内侧设置有环形凸起的限位导向台阶26,对应卡扣11,阀座2的导向台阶26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型卡槽21,对应卡块12,导向台阶26的后侧根部设置有两个水平凹进的“━”型导向定位槽22,对应限位扣13,导向台阶26的前侧边沿上设置有限位槽23,接触端面25的前端稍宽用于推卡前将阀盖1的前端放置到位。
如图1所示,所述阀盖1的上表面靠后位置设置有凹坑15,凹坑15用于推动放置在阀座2上的阀盖1时不打滑。
所述蒸汽阀装配时,用手按在凹坑15上并推动放置在阀座2上的阀盖1,使卡扣11对准卡槽21、卡块12对准导向定位槽22、限位扣13对准限位槽23卡装到位实现阀盖1与阀座2的配合安装;拆卸时只需沿水平方向向后推动阀盖1即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卡扣和卡槽装置通过推靠滑动即能实现扣合安装的结构,最大限度的增大了方形蒸汽阀内用于蒸汽储存、破泡的有效容积,大大提升了蒸汽阀的防溢出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72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