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滤清器高红外固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77224.3 | 申请日: | 201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0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方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亮 |
| 主分类号: | B05D3/02 | 分类号: | B05D3/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滤清 红外 固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清器加工装置,尤其是一种滤清器固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滤清器外壳的烘干及喷粉固化均采用电阻炉及燃油炉加热,这样的加热方式要始终保持烘道内较高的温度,且在对滤清器外壳固化时,热传递效率较低,且热散失较大,浪费能源,且加热的温度不宜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滤清器外壳固化装置采用电阻炉及燃油炉加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滤清器高红外固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滤清器高红外固化装置,包括烘箱,烘箱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设有输送链,输送链上设有由烘箱底部伸入烘箱内的挂具,其特征在于:在烘箱内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支架,一个以上的支架沿烘箱长度均匀布置,每个支架上设有高红外灯管,在高红外灯管底部对应的每个支架侧面上设有反光层。
高红外加热是利用红外元件发出的高能量、高密度、全波段的辐射直接作用于工件表面的一种加热技术,它基于红外波的波长和能量“匹配吸收”原理,利用高能量短波迅速穿透几十微米厚涂层的特点,由内而外加热、快速吸收,使涂层快速干燥,实现快速烘干。
在上述的主要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以下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输送链在烘道内呈两排布置,在两排输送链之间的烘箱底部设有一个以上的支架,每个支架上设有高红外灯管。
所述的输送链在烘道内呈三排布置,在两两输送链之间的烘箱底部设有一个以上的支架,每个支架上设有高红外灯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高红外电加热方式替代传统的电加热方式,每小时可节电40%-70%;由于高能量、高密度辐射,加热工作所需的时间和烘道长度都大大缩短,节约了设备所占空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烘箱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烘箱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烘箱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滤清器高红外固化装置,包括烘箱1,烘箱1设置在机架上,烘箱1为拼装结构,外侧为冷轧板(或彩钢板、不锈钢板)、内侧为镀锌板、中间保温岩棉的保温板,机架上设有输送链2,输送链2上设有由烘箱1底部伸入烘箱内的挂具,在烘箱1内的两侧分别设有十六个支架3,十六个支架3沿烘箱1长度均匀布置,每个支架3上设有两个高红外灯管4,两个高红外灯管4上下排布,两个灯管间的中心距为40-60mm,最下部的一根灯管距烘箱1底板为60mm,在高红外灯管底部对应的每个支架3侧面上设有由不锈钢镜面板构成的反光层,如图3所示,输送链2在烘道1内呈两排布置,在两排输送链2之间的烘箱1底部设有一个以上的支架3,每个支架3上设有两个高红外灯管4。
如图4所示,所述的输送链2在烘道1内呈三排布置,在两两输送链2之间的烘箱1底部设有一个以上的支架3,每个支架3上设有两个高红外灯管4。
本实用新型在支架上的高红外灯管可根据高红外灯管的功率以及烘箱的大小,增加高红外灯管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亮,未经方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72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