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电解车间残极冷却装置的配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77100.5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4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12 | 分类号: | C25C3/12;C25C3/22;B08B15/0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车间 冷却 装置 配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电解车间残极冷却装置的配置结构,属于电解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预焙槽技术的不断进步,铝电解槽的电流强度不断增大,以获取越来越大的单系列产能。同时,由于国家对电解铝企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烟尘及氟化物的排放量要求越来越少,使得电解铝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以达到国家的环保要求。
目前,电解企业对于电解车间电解槽的密封已做得很好了,集气效率可达到99%以上,但是传统残极冷却的方式是将从电解槽内换出的残极直接吊到大面上的阳极托盘内自然冷却,会造成残极所散发的烟尘及氟化物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达不到国家队环保的要求,且电解车间工作环境恶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减少残极冷却时烟气及氟化物排放到大气,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车间工作环境的铝电解车间残极冷却装置的配置结构,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铝电解槽,在铝电解车间内的大面上,每间隔2-3个铝电解槽设置一台带烟气收集装置的残极冷却装置。
残极冷却装置为一个密封的系统,该密封系统上有一个面是活动盖板,在残极冷却装置上连接有收尘系统,收尘系统与厂房外的烟管相连接。
在残极冷却装置上安装有滚轮。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残极散发的所有烟尘、热气、氟化物全部进入电解烟气净化系统,不仅很好的达到对环保的要求,且大大改善电解车间的工作环境。所使用的残极冷却装置也具有结构简单,方便移动的优点。在残极装置上安装滚轮,这样即方便残极冷却装置移动,也方便换极及残极冷却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在电解车间4的大面,每隔2台铝电解槽1或3台铝电解槽1放置一台带烟气收集装置的残极冷却装置2,残极冷却装置2是一个密封的系统,只有一个面是活动盖板,且在残极冷却装置上连接有收尘系统3与铝电解车间4厂房外的烟管相连接,整个系统一直处于负压环境。在换阳极时,先将残极冷却装置2的活动盖板打开,将从电解槽内换出的残极吊运到残极冷却装置2内,然后盖上盖板,使得残极冷却装置处于密闭状态,残极散发出来的烟尘、热气、氟化物全部通过收尘系统3进入厂房外的烟管内,再通过烟管进入到电解烟气净化系统。
现以铝电解车间4设计能力为337kt/a,总共安装了420KA电解槽288台为例,电解车间分为8个区,在1、2、7、8区每3台铝电解槽1配置一台残极冷却装置2,共48套残极冷却装置2,这48套残极冷却装置通过收尘系统3与厂房外的烟管相连接。由于残极冷却装置2是带滚轮的,当1,8区残极冷却完后,通过拖车将残极冷却装置2及残极运输到阳极组装车间,在阳极组装车间将残极取出,将新阳极装上,再通过拖车运输到3、6区,进行再次的换极及残极冷却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71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簧摇架上罗拉握持机构
- 下一篇:一种气体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