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76818.2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4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科龙空调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830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空调器换热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国家提倡节能减排,营造低碳社会,家用空调器的原材料铜、铝是主要的耗能资源,且空调用铜量占比大,随着铜材价格上升,原材料成本上涨,整机的制造成本相应提高。空调厂家通过技术改进,进一步减少空调器本身的铜铝用量,将是利国利民的节能工程。
对于目前大多数家用分体空调来说,室内机换热器大多使用Φ7管径的铜管翅片型换热器,而且此类换热器已沿用多年,由于Φ7管径的换热器在很多空调器的应用中,存在换热面积过大、部分换热面积没有充分利用的缺陷,此情况势必造成换热器本身的材料浪费。基于上述原因,须制作一种新的小管径换热器直接替代原Φ7管径的换热器,使其在空调器使用中既保证原有性能,同时节约铜管的用量,降低能源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对于现在空调使用的室内箱体,提供一种比现有换热器管径更小的空调换热器,本发明在保证原有空调各项性能的同时,降低空调室内换热器的用铜量,节约换热器的材料成本与加工成本,减少铜资源的消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换热器,包括翅片和穿过翅片内腔的U型管,还包括固定在U型管末端口的铜跨接弯头、与室外机相连的进液管和出气管、分配器、进口分支管、出口汇总笛形管和出口分支管。
进一步的,进口分支管包括第一进口分支管、第二进口分支管、第三进口分支管,出口分支管包括与第一进口分支管连通的第一出口分支管、与第二进口分支管连通的第二出口分支管、与第三进口分支管连通的第三出口分支管。
进一步的,铜跨接弯头焊接在U型管末端口。
进一步的,第一进口分支管、第二进口分支管、第三进口分支管和第一出口分支管、第二出口分支管、第三出口分支管为铜管。
进一步的,第一进口分支管、第二进口分支管、第三进口分支管和第一出口分支管、第二出口分支管、第三出口分支管末端带缩口。
进一步的,第一进口分支管、第二进口分支管、第三进口分支管和第一出口分支管、第二出口分支管、第三出口分支管主体外径为5mm。
进一步的,第一进口分支管、第二进口分支管、第三进口分支管和第一出口分支管、第二出口分支管、第三出口分支管的缩口段外径为4.4mm,内径为3.2mm,长度为12-15mm。
进一步的,U型管共12个,其中换热器一侧分布6个,另一侧分布6个。
进一步的,U型管分为三路,第一路U型管分布在换热器迎风侧1个和背风侧3个,第二路U型管分布在换热器迎风侧2个和背风侧2个,第三路U型管分布在换热器迎风侧3个和背风侧1个。
进一步的,U型管外径为5.05mm,壁厚为0.20mm,齿高为0.14mm。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与现有的换热器相比,U型铜管的数量不变,制冷剂的分路数由2路变成3路(上、中、下三路),流程设计上进口处采用分配器分流,出口处采用笛形管汇流,3路的流程相等,全程换热均匀,提高了换热系数;对每一流路的U型铜管分布充分考虑了空调换热器的迎风侧与背风侧的换热温度梯度的影响,每一流路都按各自的换热位置分别按最利于制冷剂沿程换热的原则在迎风侧与背风侧分布U型铜管的数量。这样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换热器风量及温度梯度的影响,提高了每路的换热均匀性,从而提高了换热系数和换热量。本发明的换热器能够在减少铜管重量约30%的前提下,换热量保持与原Φ7管换热器的换热量相当,且整机的制冷能效(EER)和制热能效(COP)同样与原有机型持平。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换热器立体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换热器和原Φ7管换热器装配爆炸图;
图3 为本发明换热器在空调器制冷时制冷剂流向示意图;
图4 为本发明换热器在空调器制热时制冷剂流向示意图;
图5 为原Φ7管换热器在空调器制冷时制冷剂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空调换热器,包括翅片1以及穿过翅片1内腔的双排U型管2,分配器3,第一进口分支管4,第二进口分支管5,第三进口分支管6,出口汇总笛形管7,第一出口分支管8,第二出口分支管9,第三出口分支管10,根据流路分布焊接在U型管管口两端的铜跨接弯头11、跨接弯头12、跨接弯头13、跨接弯头14,进液管15,出气管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科龙空调器有限公司,未经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科龙空调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68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冰箱底座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冷热水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