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骨折复位固定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6579.0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2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黎明;张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黎明 |
主分类号: | A61B17/58 | 分类号: | A61B17/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折 复位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折复位手术用的固定器械。
背景技术
现有的骨折复位用固定工具一般为互相独立的两把复位固定钳或者三爪式固定器。在外科医生实施骨折部位固定手术时,需要辅助人员握住所说的手术钳或者三爪式固定器,不仅造成人力浪费,而且辅助人员和手术钳会占用操作部位,影响固定钢板的安装和位置调整。如需调整钢板位置,需要松开固定钳或者三爪式固定器,容易导致骨折再次移位,延误手术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骨折复位固定器,两钳体分别实施夹持后能够连为一体并固定于骨折部位,无须辅助把持,并便于实施复位固定手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骨折复位固定器,包括两个钳体,所说的钳体由两个通过铰接轴互相连接的把手以及位于把手前端的两个钳口段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每一钳体有一个把手通过万向活节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的连接杆上;同一个钳体的两个把手之间通过螺杆连接,该螺杆的一端铰接于其中一个把手上,安装于该螺杆上的螺母位于该钳体其中一个把手的外侧。
所述的钳口段向钳体两侧弓起。
所述的钳口段的外端部带有弧形卡口。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1)、钳体实施夹持后,分别通过螺杆上的螺母将钳体固定于夹持部位,然后将钳体的把手固定于连接杆上,两钳体连为一体且无须辅助把持,省去了人工辅助把持动作,且有利于维持骨折断端复位后的稳定性。(2)、钳口段向钳体两侧弓起,两钳口段之间留出了固定手术需要的空间。(3)、钳口段的外端部带有弧形卡口,便于卡紧夹持部位,而且避免了锐利钳口端部损伤骨质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例包括左右两个钳体,所说的每一钳体由两个通过铰接轴2互相连接的把手3以及位于把手3前端的两个钳口段1组成。还包括连接杆6,每一钳体有一个把手通过万向活节7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的连接杆6上。同一个钳体的两个把手之间通过螺杆4连接,该螺杆4的一端铰接于其中一个把手上,安装于该螺杆4上的螺母5位于该钳体其中一个把手的外侧。
所述的钳口段1向钳体两侧弓起。
所述的钳口段1的外端部带有弧形卡口8。
通过所述的万向活节7能够确保钳体绕连接杆6各向转动,以寻找适合的夹持角度。每一钳体有一个把手通过万向活节7在连接杆6上滑动,方便于调整夹持部位,滑动到位后可以通过顶丝将万向活节7紧固于连接杆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黎明,未经王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65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腹腔镜工作套管内部垫片结构
- 下一篇:活检穿刺取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