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副杠分总成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76267.X | 申请日: | 201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1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黄圣安;黄胜全;章继成;周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铭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9/04 | 分类号: | B60R19/04 |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张瑜生 | 
| 地址: | 3252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副杠分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副杠分总成。
背景技术
副杠是用在机动车上,当机动车发生碰撞时,能够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保护车身的一种安全装置。
现有的一种用于汽车上的副杠分总成包括有副杠本体,副杠本体上设有用于与车身固定的定位孔,一般副杠本体为一直板,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其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的效果差,起到的作用不明显,因而不能很好地保护车身和车内的人,市场需要一种能较好地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的副杠分总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较好地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的副杠分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副杠分总成,包括有副杠本体,设置在副杠本体上的若干定位孔,所述的副杠本体包括有前副杠本体和后副杠本体,所述的前副杠本体和后副杠本体固定连接构成缓冲空间。
采用上述技术改进,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由于设置缓冲空间,副杠本体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的能力增强,前副杠本体的前端面先受到碰撞冲击力,经缓冲空间缓和,当冲击力到达后副杠本体时,已经被削弱。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前副杠本体、后副杠本体中部分别向前侧和后侧弯曲构成所述的缓冲空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改进,在节省材料的同时,能保证缓冲空间的效果不会受到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缓冲空间截面为矩形。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改进,矩形的缓冲空间起到的缓冲效果更好,当然也可以为其它形状的缓冲空间,但是,缓冲效果没有矩形缓冲空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前副杠本体和后副杠本体均为弓字形。
采用上述更进一步改进,弓字形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副杠本体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副杠分总成,包括有副杠本体1,设置在副杠本体上的若干定位孔2,所述的副杠本体1包括有前副杠本体11和后副杠本体12,所述的前副杠本体11和后副杠本体12固定连接构成缓冲空间3。所述的缓冲空间3可以设置为若干个,本具体实施例中,只设置一个。
所述的前副杠本体11、后副杠本体12中部分别向前侧和后侧弯曲构成所述的缓冲空间3。当然也可以为前副杠本体11或后副杠本体12上设置缓冲空间3,但是,这样会使得加工工艺复杂,增加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缓冲空间3截面为矩形。
为了进一步提高副杠本体1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的能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前副杠本体11和后副杠本体12均为弓字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向前侧弯曲为向偏离汽车车身一侧弯曲,所述的向后侧弯曲为向靠近汽车车身一侧弯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铭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铭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62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内除雾装置
 - 下一篇:采用灯光变换显示车况信息的多功能方向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