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氢苯甘氨酸合成工序的反应装置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76056.6 | 申请日: | 201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6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泰纳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李斌 |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6/00;C07C229/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14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氢苯 甘氨酸 合成 工序 反应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氢苯甘氨酸合成工序的反应装置系统。
背景技术:
双氢苯甘氨酸合成工艺包括反应物合成工序及后处理工序,其中的反应物合成需要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冷量需求量很大,而后处理工序则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所以将温度很低的反应物升高到很高温度后进行后处理,需要大量的能量支持;因为该产品的附加值高,所以在以往的生产工艺中,各个生产单位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能源浪费严重,但现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该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氢苯甘氨酸合成工序的反应装置系统,该装置系统可以回收反应过程中的冷量,并将该冷量用于后续的工序,最终起到优化双氢苯甘氨酸合成工艺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双氢苯甘氨酸合成工序的反应装置系统,包括反应釜和去离子水罐,反应釜的端盖上面设有金属钠加料斗、苯酐氨酸加料斗,液氨管线通入到反应釜底部及反应釜的夹套内,反应釜内部及夹套内部设有与氨压机相连的气相管线,去离子水罐与反应釜内部相通,反应釜底部与储料罐相通,储料罐内设有换热盘管,换热盘管与水罐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双氢苯甘氨酸合成工序的反应装置系统,因为增设了储料罐和热交换系统,所以反应后产生的冷量被及时交换了下来,最大限度避免了能源的浪费,且该方案简单实用,具有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双氢苯甘氨酸合成工序的反应装置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反应釜,2-去离子水罐,3-金属钠加料斗,4-苯酐氨酸加料斗,5-液氨管线,6-氨气管线,7-储料罐,8-换热盘管,9-水泵,10-水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氢苯甘氨酸合成工序的反应装置系统,包括反应釜1和去离子水罐2,反应釜1的端盖上设有金属钠加料斗3和苯酐氨酸加料斗4,液氨管线5通入到反应釜底部及反应釜的夹套内,反应釜及夹套内部设有与氨压机相连的氨气管线6,去离子水罐2与反应釜1内部相通,反应釜底部通过管线及阀门与储料罐7之间相通,储料罐7内设有换热盘管8,换热盘管8的出入口通过管线及水泵9与水罐10相通形成冷却水循环系统。
具体发生合成反应时,由液氨管线向反应釜内充填液氨,并由去离子水罐向反应釜内加入规定量的去离子水,加入规定量的液氨及去离子水后,分别由苯酐氨酸加料斗及金属钠加料斗向反应釜内投入规定量的苯酐氨酸及金属钠进行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反应釜内的氨气,通过氨压机及氨气管线回收到液氨储罐中,待反应完成后,打开反应釜下面的阀门,将反应物料放入到储料罐中,同时打开储料罐的冷却水循环系统,为了防止循环水低温冻结,进而导致管线或阀门冻裂,可以在循环水中加入防冻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泰纳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李斌,未经黑龙江泰纳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李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60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板预处理用喷漆装置
- 下一篇:旋转多用果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