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屏蔽式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75703.1 | 申请日: | 201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8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 发明(设计)人: | 朱德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648;H01R1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屏蔽式连接器,尤指可避免导电端子与遮罩体短接的屏蔽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解决信号传输过程中的电磁干扰问题,有设计出一种屏蔽式连接器,其电性连接一对接电子元件至一母板,包括一底座和容设于所述底座中的多个导电端子。
所述底座包括多个收容槽,于各所述收容槽的内表面设有遮罩体,于所述遮罩体外设有隔离体,所述隔离体用以电性绝缘所述导电端子和所述遮罩体,一导接体位于所述底座的底面,所述导接体连通各所述遮罩体,以及两导出部电性连接所述导接体至所述母板,所述导出部位于所述底座的底面。
多个所述导电端子对应容设于所述收容槽中,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接触部显露于所述底座一侧,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对接电子元件电性接触,一主体部自所述接触部延伸并进入所述收容槽中,所述主体部的宽幅大于所述收容槽的宽幅,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收容槽干涉配合,以将所述导电端子固定于所述底座中,以及一导接部自所述主体部延伸并显露于所述底座的另一侧,且所述导接部与所述母板电性导接。
但是,因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收容槽干涉配合,在所述导电端子装设于所述收容槽的过程中,所述主体部将会刮擦所述遮罩体上的所述隔离体,进而刮破所述隔离体甚至将所述隔离体自所述遮罩体上刮掉,导致部分所述遮罩体裸露而与所述导电端子短接。
综上所述,现有的屏蔽式连接器不足之处在于:所述导电端子易与所述遮罩体短接。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屏蔽式连接器,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导电端子与遮罩体短接的屏蔽式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屏蔽式连接器包括:一底座包括多个收容槽,于至少部分所述收容槽的内表面设有遮罩体,于所述遮罩体外设有隔离体,至少一导接体设于所述收容槽外并连接所述遮罩体,以及至少一导出部临近所述母板设置,所述导出部电性连接所述导接体至所述母板;多个导电端子容设于所述收容槽中,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接触部显露于所述底座一侧,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对接电子元件电性接触,一主体部自所述接触部延伸进入所述收容槽,以及一连接段自所述主体部延伸出所述收容槽并与所述母板导通,其中,所述主体部上具有一短接风险区段,至少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短接风险区段上设有绝缘体。
进一步,所述导电端子宽松装设于所述收容槽中。
所述收容槽包括一被刮擦段,所述短接风险区段为所述主体部对应所述被刮擦段的部分。
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被刮擦段间隙配合。
所述短接风险区段为所述主体部上与所述收容槽相接触的部分。
所述绝缘体布满所述主体部。
所述连接段抵触所述底座的另一侧。
所述主体部上设有至少一抵靠区,所述抵靠区相对所述连接段反向抵接于所述底座。
所述连接段包括二抵接部,二所述抵接部之间具有一沟槽。
所述导接体外设有间隔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屏蔽式连接器中,由于在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短接风险区段上设有绝缘体,可在所述隔离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绝缘所述导电端子和所述遮罩体,避免因所述隔离体破损而裸露的所述遮罩体与所述导电端子短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屏蔽式连接器与母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屏蔽式连接器另一角度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屏蔽式连接器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屏蔽式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本创作标号说明
母板1
底座2
绝缘本体20 上表面20a 下表面20b
侧面20c 遮罩体22 隔离体23
导接体24 间隔体25 导出部26
收容槽21 宽大段21a 窄小段21b
让开部21c 台阶区21d
导电端子3 接触部31 连接段33
主体部32 较宽段32a 缩窄段32b
抵靠区32c 绝缘体32d 沟槽34
抵接部330
焊料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57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