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内科治疗的中药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4935.5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6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奎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1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内科 治疗 中药 袋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科治疗的中药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对一些患有内科消化道杂症的病人主要靠内服药来治疗,药效慢,毒副作用较大,治疗不理想,为此有人采用中药内病外治的治疗方法治疗上述病症,并研制出了相应的治疗装置,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7年5月23日公开的由陈善华、于惠林、杨丰娟设计的、专利号为200620082532.5、名称为一种用于内科治疗的中药袋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它在布袋前面缝制有多孔渗透布,布袋内装有中药袋,中药袋内填入粉碎的中药末,多孔渗透布上设置有拉链,带尼龙搭扣的紧固带固定在布袋上。使用时,把给病人开出的中药粉碎成中药末装入中药袋中,再将中药袋放入布袋内,拉上拉链,以多孔渗透布贴到病人腹部,然后用紧固带通过尼龙搭扣固定住该装置治疗即可。使用它可内病外治,无毒副作用,药物更换方便,操作简便,容易为广大患者接受。但无辅助加热装置,见效较慢,影响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辅助加热装置,见效快,治疗效果好的用于内科治疗的中药袋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内科治疗的中药袋装置,布袋的前面缝制有多孔渗透布,布袋内装有填充有粉碎中药末的中药袋,多孔渗透布上设置有拉链,带尼龙搭扣的紧固带固定在布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袋的后面连接有热水腔,热水腔上部设置有带密封塞的注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内科治疗的中药袋装置,其布袋的后面连接有热水腔,可对布袋内的中药袋进行加热,使中药见效快,改进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内科治疗的中药袋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多孔渗透布,2-拉链,3-紧固带,4-尼龙搭扣,5-布袋,6-中药袋,7-粉碎中药末,8-热水腔,9-密封塞,10-注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内科治疗的中药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用于内科治疗的中药袋装置,其布袋5的前面缝制有多孔渗透布1,布袋5内装有填充有粉碎中药末7的中药袋6,多孔渗透布1上设置有拉链2,带尼龙搭扣4的紧固带3固定在布袋5上,所述布袋5的后面连接有热水腔8,热水腔8上部设置有带密封塞9的注水口10。热水腔8用硅橡胶制成,密封塞9和注水口10采用公知的热水袋相应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奎,未经王玉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49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