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筒式电磁炒锅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74314.7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2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敏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7/06;F24C7/08;A23N1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4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筒 电磁 炒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农副产品及中药材等的加工烘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圆筒式电磁炒锅。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用于农副产品及中药材等加工的炒锅都是通过煤、柴来加热,造成污染及资源浪费,热效率低,易焦废品率高,不好控制质量,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筒式电磁炒锅,它采用电能加热,易控制,工作效率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机架、第一电箱、第二电箱、手动出料口、内圆筒、电源箱、蜂窝状散热孔、进料斗、温度表和外圆筒,机架两侧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箱和第二电箱,机架内固定有外圆筒,外圆内设置有内圆筒,内圆筒外盖子上设置有温度表,手动出料口设置在内圆筒外侧下方,机架的后部一侧设置有电源箱,另一侧设置有进料斗,机架顶部设置有蜂窝状散热孔。
所述的外圆筒外壁设置有多组等分的发热线圈。
本具体实施方式是使用电能加热,第一电箱及第二电箱内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控制发热线圈,电源箱内的温控调节仪起控制电板的作用,进而控制电机带动内圆筒转动,温度探头连接到电源箱起控制电路的作用;机架底部还设置有风机,通过风机吸风散热来保护发热线圈,机架顶部的蜂窝状散热孔也起散热作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能加热,易控制,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机架1、第一电箱2、第二电箱3、手动出料口4、内圆筒5、电源箱6、蜂窝状散热孔7、进料斗8、温度表9和外圆筒10,机架1两侧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箱2和第二电箱3,机架1内固定有外圆筒10,外圆10内设置有内圆筒5,内圆筒5外盖子上设置有温度表9,手动出料口4设置在内圆筒5外侧下方,机架1的后部一侧设置有电源箱6,另一侧设置有进料斗8,机架1顶部设置有蜂窝状散热孔7。
所述的外圆筒10外壁设置有多组等分的发热线圈。
本具体实施方式是使用电能加热,第一电箱2及第二电箱3内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控制发热线圈,电源箱6内的温控调节仪起控制电板的作用,进而控制电机带动内圆筒5转动,温度探头连接到电源箱6起控制电路的作用;机架底部还设置有风机,通过风机吸风散热来保护发热线圈,机架顶部的蜂窝状散热孔7也起散热作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在固定在机架上的外圆筒上三等分,再分别粘上三组发热线圈,共9组(可根据不同要求来等分,以增减发热线圈)。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电能加热,易控制,工作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敏,未经陈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43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自动消防喷淋头的油烟机
- 下一篇:内燃式煤粉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