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焊点式可调节横梁及挂钩的附镜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3862.8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1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潘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世军 |
主分类号: | G02C5/02 | 分类号: | G02C5/02;G02C5/04;G02C9/00;G02C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焊点式可 调节 横梁 挂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镜,特别是一种无焊点式可调节横梁及挂钩的附镜。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眼镜附镜多为太阳眼镜附镜。这种附镜卡在普通的近视眼镜上,使普通眼镜同时具有太阳眼镜的功能。但这种附镜是在特指某一副眼镜尺寸加工而成,利用横梁由弯变直而增长的长度,通过挂钩使附镜架在眼镜上,由于这类附镜的针对性强,存在着使用局限性,为此,人们设计出了一种可调节横梁长度的附镜。
这种可调节横梁长度的附镜的结构和原理基本上相同,包括:镜框、镜片、连接到镜框上的挂钩、连接到镜框上的横梁、左右两个横梁依靠弹簧连接到一起。由于左右两个横梁交叉放置于弹簧内,在实用的时候,整个挂架受拉而悬挂于普通眼镜之上。
一般地,这种可调节横梁长度的附镜的镜框与横梁、挂钩的连接方式,多为焊接方式。由于镜框比较薄,横梁比较细,挂钩弯曲,使得焊接连接效果不是很好。在加工的时候,会出现比较高的报废率,提高生产成本;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大大缩短附镜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高镜框与横梁、挂钩的连接能力,以提高附镜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这样一种无焊点式可调节横 梁及挂钩的附镜,横梁固连于镜框上,所述镜框包括第一镜框和第二镜框,所述横梁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镜框上设置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二镜框上设置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上固连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二横梁上固连有第二挡块,弹簧穿在所述第一、第二横梁上,并处于所述第一、第二挡块之间,所诉第一镜框和第二镜框无横梁的一侧分别有两个开凹槽的突起,所诉挂钩的柄开有两个对称的通槽。
优选地,所述镜框及和镜框固连的横梁为由同一钣金件加工而成的镜框和横梁。
优选地,所述镜框及和镜框固连的横梁为由同一钣金件经冲压而成的镜框和横梁。
优选地,所述镜框和横梁为由同一钣金件经线切割而成的镜框和横梁。
优选地,所述横梁具有一个头部和一个杆部,所述头部的截面尺寸比所述杆部大。
优选地,所述头部的一侧具有一定的坡度。
优选地,所述头部的另一侧具有一定的角度。
优选地,所述挂钩通过两个通槽与凹槽配合安装。
优选地,所述挂钩采用工程塑料制造。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梁具有一个头部和一个杆部,所述第一挡块固连于所述第一横梁的头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横梁具有一个头部和一个杆部,所述第二挡块固连于所述第二横梁的头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梁的杆部穿过所述第二挡块并与其活动连 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横梁的杆部穿过所述第一挡块并与其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挂钩通过两个通槽与凹槽配合安装,可拆卸。
优选地,所述挂钩采用工程塑料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镜框和横梁、挂钩之间为无焊点连接;
2、提高了附镜的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提高了附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拆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拆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状态结构示意图。一种无焊点式可调节横梁及挂钩的附镜,横梁固连于镜框上,所述镜框包括第一镜框和第二镜框,所述横梁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镜框上设置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二镜框上设置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上固连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二横梁上固连有第二挡块,弹簧穿在所述第一、第二横梁上,并处于所述第一、第二挡块之间,所诉第一镜框和第二镜框无横梁的一侧分别有两个开凹槽的突起,所诉挂钩的柄开有两个对称的通槽。
优选地,所述镜框及和镜框固连的横梁为由同一钣金件加工而成的镜框和横梁。
优选地,所述镜框及和镜框固连的横梁为由同一钣金件经冲压而成的镜框和横梁。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梁具有一个头部和一个杆部,所述第一挡块固连于所述第一横梁的头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横梁具有一个头部和一个杆部,所述第二挡块固连于所述第二横梁的头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梁的杆部穿过所述第二挡块并与其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横梁的杆部穿过所述第一挡块并与其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世军,未经潘世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38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LCM显示屏结构
- 下一篇:内窥式炉膛内部物体截面扫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