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组装汽车燃油泵电机定子的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3717.X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4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米奇·李·斯班恩瑟;许新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诺士敦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520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组装 汽车 燃油 电机 定子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组装汽车燃油泵电机定子的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燃油泵电机定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凹槽,该壳体内设置有两片磁块,所述磁块之间设置有弹性夹,弹性夹使磁块紧贴壳体的内侧壁。汽车燃油泵电机定子与转子及其他附件组成马达为供油系统提供动力。
目前,汽车燃油泵电机定子还主要是人工装配而成,人工装配存在问题是汽车燃油泵电机定子中壳体、磁块、弹性夹的定位比较麻烦,从而造成工作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组装汽车燃油泵电机定子的模具,使用该模具可以非常方便对汽车燃油泵电机定子中壳体、磁块、弹性夹的进行定位,大大提高装配效率。
为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用于组装汽车燃油泵电机定子的模具,包括:
一下模: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轴,所述第一定位轴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侧肋,所述第一定位轴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一定位块,该第一定位块的形状与汽车燃油泵电机定子的壳体下端设置的第一凹槽上和该第一定位块相接触的表面形状相适配;
一模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用于汽车燃油泵电机定子的弹性夹进出的通槽,所述盖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定位轴,所述第二定位轴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块,该第二定位块的形状与汽车燃油泵电机定子的壳体上端设置的第二凹槽上和该第二定位块相接触的表面形状相适配;
一上模:包括上模板,上模板安装于冲床的冲头上,所述模体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弹性夹插入盖体上设置的通槽中的插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轴设置有凹孔、所述盖体、第二定位轴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上模板设置有导向杆,所述第一定位轴设置的凹孔、盖体、第二定位轴上设置的通孔与导向杆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非常方便对汽车燃油泵电机定子的中壳体、磁块、弹性夹进行定位,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盖另一观察角度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磁块安装于第一定位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壳体安装于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模盖安装于壳体上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弹性夹插入模盖上设置的通槽,并且上模准备压入通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用于组装汽车燃油泵电机定子,所述的定子包括壳体5,所述壳体5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壳体5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凹槽50,所述壳体5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凹槽52,该壳体5内设置有两片磁块4,所述磁块4之间设置有弹性夹6,弹性夹6使磁块4紧贴壳体5的内侧壁。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下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10,所述下模板10为长方体,所述下模板1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轴11,所述第一定位轴11的横截面成圆形。
所述第一定位轴11上设置有2个沿轴向延伸的侧肋12,所述第一定位轴11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一定位块13,该第一定位块13的形状与壳体5下端设置的第一凹槽50上和该第一定位块13相接触的表面形状相适配。
图2~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模盖:所述模盖包括盖体20,所述盖体20上设置有通槽23,当需要装配时,将弹性夹6装入该通槽23中。
所述盖体20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定位轴21,所述第二定位轴21的外径与壳体5的内径相适配,所述第二定位轴2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块22,该第二定位块22的形状与壳体5上端设置的第二凹槽52上和该第二定位块22相接触的表面形状相适配。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上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30,所述上模板30安装于冲床的冲头时,当冲床工作时,冲头带动上模板30往下压。所述模体的下方设置有插针31。当需要装配时,插针31将弹性夹6压入壳体5中并使弹性夹6胀紧2块磁块4,磁块4最终紧贴壳体5。
所述第一定位轴11设置有凹孔14、所述盖体20、第二定位轴21上均设置有通孔24、25,所述上模板30设置有导向杆32,所述第一定位轴11设置的凹孔14、盖体20、第二定位轴21上设置的通孔24、25与导向杆32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就可以使上模、模盖和下模同一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诺士敦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诺士敦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37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泵性能测试的拖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型材涂漆前表面处理方法